“你選錯了。你本可以成為法國的愛國者,卻親手讓自己成了人類史上最殘酷的獨裁者之一。而如今,成千上萬的人,為你的執念葬身灰燼。”
漢斯望向窗外。那是被炮火洗劫的巴黎,燃燒的盧浮宮、崩塌的凱旋門、塞納河畔的屍骸與塵煙。
你也曾是這悲劇的一部分,但造成這一切的人,亦是你。
“所以,付出代價吧。這是我給你的最後一句話。”
“漢斯·馮·喬——!!!”
身後傳來他撕裂喉嚨的怒吼。
那一刻,漢斯沒有回頭。
那是他與弗朗索瓦·德·拉·羅克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相見。
......
“看來您和拉·羅克那家夥見得還不錯嘛。”
“丘吉爾首相也要去見他嗎?”
嗯,個人倒是強烈推薦。那混蛋,揍起來的手感挺不錯的。
“算了吧。反正那種人也活不了多久,見他做什麼?我現在光是照顧鮑德溫前首相他們這些自己人就已經忙得焦頭爛額。”
啊,對了,前首相斯坦利·鮑德溫,以及因為那個逆子愛德華被俘的英國政客們,好像終於都被釋放了。
隻是聽說,像勞合·喬治那樣被折磨致死或餓死的也不少。
若是在這種時候丘吉爾真的去見拉·羅克,那恐怕得當場拔出湯姆遜衝鋒槍,把那法國法西斯亂槍打死吧。
考慮到拉·羅克那種叛國賊本該上軍事法庭、死在絞刑架下,丘吉爾沒見他,或許反倒是種幸運。
“總之,法國戰線已經結束了。接下來,我們得談談下一步的計劃。”
“你是指西班牙和意大利嗎?”
“沒錯。隨著法國投降,那個像蟲子一樣的薩拉查終於開始動了。葡萄牙很快就會加入同盟國。”
這就意味著通往西班牙的道路已經打開。
當然,也可以越過比利牛斯山脈,但那簡直是送死的愚蠢舉動。
弗朗哥可不是傻子,他早就在山脈要塞布好了防線。
“要是硬闖山脈,隻會像當年蘇聯軍在高加索那樣,越打越被拖垮。”
幸好,選擇還有很多。
“說到這兒,戴高樂將軍那邊還沒完全理清局勢呢。西班牙方麵,他還得處理聲稱繼承拉·羅克政府的貝當問題。”
“你是想讓法國也參加西班牙戰線嗎?”
“我認為這對法國而言,未必是壞事。”
至少能多少贖清一點戰爭罪孽。
如今德意誌的主力都要轉向東部戰線,西班牙那邊的攻勢將由英國主導。
而且......總覺得眼前這條英國鬥牛犬不太讓人放心。
至於葡萄牙軍?那幫家夥和西班牙軍一個德性,鬥來鬥去半斤八兩,不值一提。
“嗯......雖說我也想親手處理貝當,還有他身邊那個達爾朗,但首相你也清楚,我們現在的狀況,不可能派出太多兵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畢竟現有的法軍大多是被強製征召的。巴黎如今一片廢墟,國家百廢待興,繼續養著大軍毫無意義。
現在法國更需要的是建設者,而非士兵。
更何況,漢斯也不是那種冷血的人,不會再逼那些被拉·羅克綁架上戰場的人繼續拿起槍。
“隻要重新組建一支自由法國軍,與同盟國並肩作戰,就足夠了。”
正如曆史上那樣,當盟軍進攻意大利時,一些投降或逃離的意大利士兵重新被編入盟軍陣營。
“此外,雖然以空軍為主,但我們德國也不會完全不在西班牙投入兵力。”
“怎麼樣。你覺得可以嗎?丘吉爾首相?”
“哼,我們英國沒理由拒絕。”
丘吉爾輕咳一聲,也許是第一次由英國而非德國主導戰線,令他有些不安。
“我們已經在摩洛哥與自由法國並肩作戰過,兵力越多越好。”
“好,那細節以後再議。現在,談談意大利的事吧。”
正好,來自奧匈方麵傳來了好消息。
“奧匈帝國的卡爾陛下說,意大利國王給他送來了密信。”
“意大利國王?你是指阿梅迪奧?”
“嗯。他與空軍總司令伊塔洛·巴爾博聯手,打算推翻墨索裡尼,向同盟國投降,請求寬恕。”
這並不奇怪。
正如意大利國內那些以“遊擊隊”和“抵抗組織”為代表的反法西斯力量一樣,即使在墨索裡尼掌權後,意大利的反法西斯運動仍然根深蒂固。
如今,眼見國家被他毀掉,連昔日追隨者都開始拋棄他。
這與曆史上那幕幾乎如出一轍。
“熱愛和平的卡爾陛下決定接受阿梅迪奧國王的提議,以儘快結束戰爭。我個人也認為,這能減少一條戰線,是好事。”
“我同意。畢竟在與意大利的戰爭中,流血最多的就是奧匈,他們願意接受,那我們自然沒理由反對。”
“好,那我就將此意轉告奧匈帝國。”
若是趁此機會讓意大利投降,再把舊意軍的殘部編入盟軍,派去西班牙......
雖然西班牙戰場恐怕會成個“大雜燴”,但似乎也值得一試。
“總理大人!”
漢斯還在思索時,某人的秘書忽然久違的呼喊出聲。
他心頭一緊,問道:“出什麼事了?”
“來自莫德爾司令的緊急報告!”
“莫德爾?難道是——”
“沒錯!列寧格勒投降了!”
“哦——”
哎呀呀,虛驚一場,弗拉索夫,乾得漂亮。
我果然沒看錯你!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