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隴州守城將軍高啟。”小內侍感受到了大殿一瞬間的沉默,就連呼吸聲都幾不可聞,他肩膀抖了抖,心中叫苦不迭。
陛下如今與太後似有離心,太後如今公然插手前朝之事,他這個跑進來傳話的怕是要替太後承擔了陛下的怒火,也不知道他還有沒有命出去這大殿。
可即便害怕,小內侍還是戰戰兢兢地把話一字不差地傳給了慕容翊。
“太後說,那高啟曾在嘉陵關擔任副將,也是正兒八經在邊關上過戰場的,由他去北境再合適不過了。”
慕容翊沒有說話,下首朝臣大氣都不敢喘,這些日子,他們也是看出來了,他們這位陛下與太後不再像以往一樣親近,如今太後再插手朝堂之事……
彆的不說,那高啟他們還能不知道嗎?那可是太後母家,也就是江南李家的表親,是李太後正兒八經的表弟。
當初高啟也不過是嘉陵關的一個小旗,後來在李太後的幫襯下一步步爬到了副將的位置。
早些年又因為剿匪時一時貪功冒進差點沒了命,李太後在先帝麵前哭了一通,在之後高啟便被調任到隴州做了個守城將軍。
隴州在南楚腹地,地界也算富庶,災禍土匪都少,做那裡的將軍事兒少,也不必時刻擔心打仗丟命,加之有李太後這個表姐坐後台,那可當得上是妥妥的地頭蛇了。
且隴州地產豐富,富商不比江南少,他在那裡那些年可謂是啥本事沒學會,卻把自個兒養的腦滿肥腸。
按理說如今北境可不算太平,李太後在乎她那個表弟,怎麼也不會將人調過去找死。
今日此舉倒是叫人心生疑惑。
不過也有人腦子快想出了其中關鍵,那尹決明帶著尹家軍將紫庸軍隊趕出了北境,且是以那樣凶悍迅猛的速度將其趕了出去,無論他是否真的重傷,隻要他在北境,紫庸軍隊卷兵重來的可能性就很小。
此時將高啟調過去,若不戰,隻要控製住尹決明,或者尹決明重傷死了,高啟便能順理成章地接手尹家軍整個軍隊!那可是實打實的兵力!沒有人不眼紅。
若尹決明沒事,紫庸卷土重來,他隻需跟在尹決明身後稍加協助。
等尹決明將紫庸徹底打到不敢入境,再讓尹決明發生一點意外,最後在戰報上稍做文章,他便能順理成章的接管尹家軍並將一切功勞都歸攏到自己身上。
即便會有人察覺,但那時尹決明已死,高啟又有太後這個推不倒的大後台,誰還會真的去探個究竟呢?
但那時高啟加官進爵手握重兵,他李家的地位便更加無人可撼動。
大臣們想到了這一點,慕容翊又怎會想不到?
太後這是要在他眼皮子底下拉攏兵權!
即便那人是他的母後,作為皇帝,慕容翊也無法忍受太後這樣的行為。
更何況,如今的他已經無法像之前那樣信任她了。
慕容翊察覺出了李太後似乎在攬權,當初他還是太子是李太後攬權他還能理解為是為了幫他奪得地位增添一份力量,可如今他已經是皇帝了,李太後卻仍然在攬權,這讓他不得不懷疑李太後這麼做的動機是什麼。
他甚至懷疑過,他的母後難道是想架空他做真正的掌權者?
直到後來他派裴勇暗中調查,他才發現,他的母後一直和天眼有些密切的聯係,他也才知道,那次他向李太後借人,李太後並非借不到人給他,而是本就沒打算借人給他!
他的母後正謀劃著一個連他都不知道的巨大陰謀!
這也讓他意識到,他的母後或許並不可信。
既然已經知道這一點,慕容翊自然不會輕易再讓她謀得哪怕半點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