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八章 金殿交鋒_學名張好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學名張好古 > 第四七八章 金殿交鋒

第四七八章 金殿交鋒(1 / 1)

張好古在畢自嚴家享用過豐盛的晚餐後,便心滿意足地踏上了回家的路途。一路上,他回憶著與畢自嚴的交談,心中感慨萬千。

畢自嚴在飯桌上向張好古透露了許多重要的信息,不僅讓他對京城的近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還分享了一些不為人知的秘辛。這些寶貴的經驗和知識,無疑會對張好古在京城的生活和事業產生積極的影響。

當張好古終於回到家中時,他受到了家人的熱烈歡迎。他與每一個人都見了麵,問候了他們的近況。然而,對於一些瑣碎的家務事,張好古實在提不起興趣去處理。好在老夏頭一直以來都充當著管家的角色,將家裡的大小事務安排得井井有條。

張虎也將鋪子的賬本拿給張好古過目,讓他了解生意的情況。夏紅蓮則在張好古回來後,細心地為他準備了一杯熱茶,並在他身後靜靜地站立著,隨時準備為他服務。

張好古在處理完家中的事務後,感到有些疲憊。這時,家裡的老仆已經為他燒好了洗澡水。夏紅蓮迅速將曬了一天的被褥鋪好,讓床鋪變得溫暖舒適。

洗完澡的張好古,如釋重負地鑽進了那床蓬鬆的被窩裡。他深深地歎了口氣,感歎道:“還是家裡舒服啊!”在這熟悉的環境中,他感到無比的安心和放鬆。沒過多久,張好古就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一大早,就被夏紅蓮喊了起來,看了看窗外,天色依然是暗的,又想趴下接著再睡會,結果夏紅蓮不讓了,說道“少爺,今天您要去參加早朝啊!”

聽完夏紅蓮的話,張好古像觸電一樣,一個骨碌從床上爬了起來。他突然想起昨天回來後,那位禮部的官員特意囑咐他今天早上要參加早朝。而且,在他離開畢自嚴家的時候,畢自嚴也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千萬不要忘記早朝這件事。

張好古心裡暗暗叫苦,自己怎麼把這麼重要的事情給忘了呢?他一邊懊惱著,一邊匆匆忙忙地洗漱完畢。然後,他順手拿起夏紅蓮特意為他烙的燒餅,又帶上一壺水,急匆匆地出了大門。

一出門,張好古就看到門外的吳大寶已經帶著一群人等在馬車旁邊了。他連忙上了馬車,一眾人馬隨即朝著皇宮的方向疾馳而去。

坐在馬車裡,張好古覺得肚子有點餓了,於是他趕緊咬了一口燒餅,又喝了幾口水。吃完後,他感覺稍微舒服了一些,便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稍稍眯一會兒。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馬車終於緩緩地停了下來。吳大寶輕聲叫醒了正在打盹的張好古,告訴他已經到地方了。張好古揉了揉眼睛,伸了個懶腰,然後下了馬車,徑直朝著早朝的隊伍走去。

就在他剛下馬車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了什麼,回頭對吳大寶說道:“車裡還有燒餅呢,是紅蓮多做的,弟兄們都有份兒啊!”說完,他便頭也不回地加入到早朝的隊伍中去了。

金鑾殿上的蟠龍金柱在晨光中泛著冷冽的光澤,張好古垂首立於丹墀之下,眼角餘光掃過殿內諸公。三年了,自崇禎七年外放鬆江知府,他再未踏入這方天地。兵部尚書楊嗣昌的白須似乎更長了,工部侍郎李建泰的腰背卻佝僂了幾分。而站在右首那個著孔雀補子的陌生麵孔,想必是新任戶部侍郎趙明遠——聽說此人是首輔溫體仁的姻親。

"宣中憲大夫,鬆江知府張好古覲見——"

尖利的宣唱聲刺破朝堂肅靜。張好古整了整青金石頂戴,踏著猩紅地毯向前走去。他能感覺到數十道目光如芒在背,有探究,有猜疑,更有幾道分明帶著寒意。三年前離京時那場風波,看來還有人記得。

"臣張好古,叩見陛下。"他伏地行禮,額頭觸到冰涼的青磚。餘光裡瞥見龍椅上明黃袍角微動,皇帝的聲音比記憶中更顯疲憊:"愛卿平身。鬆江府近年可有異動?"

張好古直起身卻不抬頭,雙手捧起早已備好的黃綾奏本:"托陛下洪福,鬆江三年來新增工廠七十餘家,織坊四十二處,鐵器作坊十八家。去歲賦稅較崇禎六年增長七成有餘,其中工廠進項占五成,海外交易占三成,府內商鋪及個人作坊利稅占兩成。今年利稅突破千萬兩大關。"

殿內突然響起幾聲輕咳。張好古不用看也知道,定是那位趙侍郎。他繼續道:"黃埔江畔新建碼頭六座,月均泊番舶二十餘艘。臣有市舶司所在,設牙行專理夷貨,抽分所得儘數入庫。"

"荒唐!"一聲厲喝炸響。趙明遠出列跪奏:"陛下!張好古縱容商賈與夷人交通,致使鬆江農戶十之五六棄耕從工。長此以往,本末倒置,國將不國啊!"

張好古指節發白。他早料到會有人發難,卻不想來得這般快。抬頭瞬間,他看見皇帝眼底閃過一絲興味。

"趙愛卿過慮了。"張好古轉向同僚,聲音不疾不徐,"鬆江耕地較三年前反增八百頃。為何?因臣令工廠主按獲利比例出資疏浚吳淞江,新墾灘塗儘歸無地佃農。"他從袖中抽出一卷絹冊,"此乃七十二戶糧長聯名具結,請陛下禦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太監將絹冊呈上時,張好古注意到楊嗣昌微微頷首。這位老尚書當年曾力主開海,果然識得其中利害。而站在文官首列的溫體仁半闔著眼,仿佛殿中爭執與他無關。

皇帝翻閱片刻,突然輕笑:"朕倒不知,鬆江的織機能紡出稻穀來。張卿,你奏本裡說棉布遠銷呂宋等諸夷國,換回的是何物?"

"回陛下,主要是暹羅稻米與倭國,西班牙白銀。"張好古精神一振,"去歲輸入稻米十二萬石,平抑江南糧價三成。至於白銀..."他故意頓了頓,"約合太倉歲入之半。"

朝堂霎時嘩然。張好古看見通政使驚得掉了笏板,而趙明遠臉色鐵青。這個數字他壓著未寫進奏本,就是要等此刻擲地有聲。

"陛下明鑒!"趙明遠急道,"此乃與虎謀皮!夷人狼子野心,嘉靖年間倭患..."

"趙侍郎。"張好古突然打斷,"下官在鬆江收繳的倭刀,都熔了鑄成農具。如今鬆江孩童隻知佛郎機人善造自鳴鐘,早不記得什麼倭寇了。"

龍椅上的影子動了動。皇帝抬手止住欲再爭辯的趙明遠:"張卿治理有方,著加授都察院右僉都禦史銜,仍管鬆江事。"話鋒突然一轉,"不過與番舶交易,須加倍謹慎。"

張好古心頭一凜。這最後一句,分明是說給溫體仁聽的。他伏地謝恩時,瞥見首輔大人嘴角掠過一絲冷笑。

退朝時有雪落下。張好古在左掖門外被趙明遠攔住。這位侍郎壓低聲線:"張大人好手段。可知朝中有言,鬆江知府衙門的轎子,比南京守備的還氣派?"

"下官慚愧。"張好古撣了撣官服上並不存在的灰塵,"那轎子是研究院的試驗品,我隻有親自試乘才能知道那個地方好,那個地方還需要改進。"他故意提高聲量,"趙大人若有興趣,下回可給研究院多提提意見。"

趙明遠拂袖轉身。張好古望著他的背影,想起三年前離京時,也是在這道宮牆下,自己被溫體仁責難,老邁的恩師氣的瑟瑟發抖。如今溫黨勢大,今日這場朝議,不過是暴風雨前的試探罷了。

他摸了摸袖中另一份密奏——關於在鬆江試鑄銀元的條陳。這份奏折,還是等見過楊嗣昌,畢自嚴後再呈遞為妙。

且先放下這些暫且不論,張好古馬不停蹄地找到了畢自嚴和駱養性,三人一同前往戶部銀庫。

一路疾馳,終於抵達了銀庫門前。然而,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們大吃一驚——隻見成均率領著一群人,將稅銀車團團圍住。所有護國軍的將士們手持火銃,黑洞洞的槍口齊刷刷地對準了一群身著黑衣的人。

在這緊張的對峙中,那些趕車的郵政司人員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他們紛紛伸長了脖子,驚恐地望著外麵,仿佛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不知所措。而在護國軍的包圍圈中心,大車的裡麵,站著的正是天津衛的李指揮使和他的護衛們。

張好古、畢自嚴和駱養性見狀,連忙勒住坐騎,停在了不遠處。張好古眉頭微皺,麵露疑惑之色,高聲問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就在這時,那群黑衣人中為首的一人突然尖著嗓子喊道:“喲嗬,正主兒可算來了!快讓你的人把火銃都給我放下,咱家要檢查一下,看看這裡麵有沒有什麼違禁的東西!”

張好古聞言,定睛細看那說話之人。隻見此人麵白無須,麵容陰鷙,臉上還流露出一種讓人不舒服的娘娘腔。張好古心裡暗自思忖,對這人的身份已經有了幾分猜測。

喜歡學名張好古請大家收藏:()學名張好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