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身材微胖,看著有五十多歲,穿著夾克衫西褲,像是個上級領導。身後跟著一個提著公文包的小夥子。
小夥子身高至少有1米8以上,一身休閒裝扮襯得雙腿修長,竟然是好久不見的林周。
劉書記和田福順趕緊起身相迎,和中年人握手:“李部長,什麼風把您給吹來了。”
此人是縣黨委組織部的部長,名叫李長安。
“我今天來,是送田馨同誌的村官任命書。耽擱了很久,讓你們村委還鬨出了這個誤會!”
任命書終於來了!
田福順和田馨都鬆了一口氣!
李長安拿出任命書,對眾人說道:“這個田馨在考核期間的表現很優秀,尤其是麵試環節,給負責工作的同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來就是正式來通知。這是任命書,任期是3年,負責配合村委的各項工作。”
李長安說完,劉晨和劉書記的臉一下就變了。
怎麼這個節骨眼上,縣裡的人就來了?
這個事情不是說好了嗎?怎麼任命書這麼快就送來了?
劉書記的內心再波瀾,麵上也沒有太難看。畢竟乾書記這麼久了,人情世故還是懂得。
幾人趕緊讓田馨上前。
田馨看到紅色的印章,心這才放下了。
拿到任命書的第二天,田馨就開始了工作。
她現在有一身的牛勁兒。
田裡,大家都在鑿水井,忙活的熱火朝天。
田馨轉著查看情況。
“大家都麻溜的乾起來啊,這段時間辛苦一下。”
“馨馨,你這新官上任,是要燒哪三把火啊?”村東頭李大爺和藹地問她。
“爺,我們先鑿井,完了種柿子樹,村子再開辦個采石場。”
“菜市場?咱們這村子要菜市場乾嘛?”大爺耳背亂打岔。
“是采石場,采石頭加工成石料賣錢,不是菜市場。”
這三條舉措就是田馨後來在會上提出的關於村子未來510年的發展規劃。分彆是鑿田井、種植柿子樹、開辦采石場和熟料廠。
小灣村地屬西北,常年乾旱,田裡的糧食作物比彆的地方都低,所以二十年前,大家種上了花椒這種耐寒的作物用來增加經濟收入。
但由於不懂得技術方法,大部分的地還是開荒的坡地和溝底。產量連年減少,到了現在,大部分農戶都還隻是填飽肚子,能有盈餘的要麼是有工作的和技術的,要麼就是種植麵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