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個水井非常必要,不光是為花椒,還有柿子樹。
“這鑿井我知道,澆地嘛。種這柿子樹乾啥啊?咱村種的柿子都沒人吃。”三叔問道。
“這一批柿子樹是新品種,咱們不是為了吃柿子。是為了帶大家加工柿餅。”
“柿餅?做成柿餅就能賣錢了?”
“對,不光能賣錢,還能賣大錢,做得好的話,比花椒值錢。”田馨邊走邊給大家講種柿子的好處。
“那敢情好,那就種。”
上一世,田馨所在的鄰縣,就是種植了品種優良的柿子,經過二次加工,成為了一種風靡全國的地方土特產——柿餅。
這個技術學到手,不但能增收,還能讓村子裡的這些婦女都能有一技之長,就算是去彆人家加工柿餅,也能得一份收入,不在靠和伸手向男人要錢過日子。
“大家加把勁,采石場和熟料廠現在已經開始建了,過幾個月就能正式投產,家裡有找工作的小夥子,可以去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工作。”
采石場的設立是為村子謀的福利,實際生產是外包形式,每年有一部分的分紅可以作為村上的活動資金。
先對外公開招標,讓有能力的老板參與競標。拿到開采證之後,采集石頭加工成熟料,在轉賣給縣裡的水泥廠。
不論是采石場還是熟料廠,開辦以後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不論是技術工人還是運輸司機,都需要人。
田馨最開始的初衷,就是想讓村子沒有工作的年輕人去謀份差事,有份穩定的收入。
當然,這件事村裡也得出麵。由於田馨是發起人,所以在廠裡掛了個名,有啥事找不到廠長就可以來找她。
所有工作有條不紊得進行了半年。水井鑿好的時候,正好開春。
該種樹了,田馨卻發現有農戶慢慢的不來領樹苗了。
種樹工作至關重要,錯過時間就得再等一年。田馨趕緊到地裡查看情況。
?一隊地頭,一部分人開始拔種好的樹苗,準備翻地了。
“怎麼回事,李叔,怎麼都拔了?”
“種這有啥用,占地不說,還浪費化肥。你們這些人成天瞎指揮,讓人種啥就種啥,也不管能不能換錢。”
“對,就是就是,你們讓種是完成工作呢,也不考慮中這個有多辛苦,能不能讓大家賺到錢,從開始到現在都沒個說法。”
“對,不種了,有這時間不如多弄點花椒、糧食。”
“大家聽我說,不是這樣的。”
田馨給大家一句一句解釋,還是引起了不少人反對。她索性把大家召集到麥場上。集體解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