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南方係媒體,已經開始漸漸成為公知們發言的大本營。
而在公知兩字還是偏褒義詞的時代,就有一個人以他欠扁的外貌和惡心的文風,拉低了公知兩字的底線。
8月的《南方周末》上,刊登了一篇名為《宇宙王,細思極恐的發家之路。》作者方舟。
文章十分大膽的,從王永中學校時期開始扒,“一個14歲左右的初中生,是怎麼可能比起高級教師更為了解初中數學和英語的,人家鑽研一生,他呢?據說本來還是個體育生,學習成績墊底。怎麼能短短幾個月,不但成績門門滿分,還能出版如此暢銷的輔導類圖書?”
看得出來,方舟是經過調查的,王永中體育生的往事也被他挖出來。
“我們有理由懷疑,是不是他將第二第三作者的成果給竊取了。大家看看這第三作者。菲爾茲獎獲得者,龐加萊猜想的證明者黃軼。是不是就有答案了?”
不得不說,王永中看了後,自己也有些懷疑自己。
然後方舟又開始寫黃軼的故事。
“黃軼雖說是絕頂的天才,但是華夏的教育製度還是有欠缺,不然他怎麼會在美麗國的普林斯頓就讀時,破解了龐加萊猜想?國內的填鴨式教育是出不了頂級科學家的。”
好吧,公知們的老套路了。
說完黃軼之後,筆鋒一轉又說回王永中開創的萬度公司。
“王永中的萬度公司是什麼時候創立的?正好是公司第二股東黃軼在美麗國期間。王永中一個生活在互聯網荒漠的國度的少年郎,是怎麼可能比互聯網發祥地美麗國,更早研發出更先進的技術的?”
之後又含沙射影了一番,王父的官職,還有王母的發家史,總之急劇扇動之能事,看的無數不知情的老百姓們,跟著他開始質疑起來。
“哈哈哈,王哥,笑死了我了,這個方舟太搞笑了。這些生搬硬套的情節,是怎麼被他想到的?”
黃軼扔下雜誌,叼起雪茄,開心的不行。
王永中對於這篇文章也真是哭笑不得,說他假吧,他調查的很多事情都是真的,比如體育生,比如和隊友打架,被清退。
但是所有真的事情組合起來就一定是真事嗎?當然不是,方舟聰明的講真實的事件轉換順序,留下遐想空間,這樣一篇真真假假的雄文就出現了。
“這個人吧,說他惡心是真惡心。說他有點水平吧,確實水平還不錯,畢竟也是知名學校的博士後。”
“王哥,我們怎麼反擊?他的文章模棱兩可,都是懷疑啊,大致啊,這些言語,要去告他吧又有點興師動眾?難道就看著他惡心人?”
王永中當然知道怎麼對付他,上一世網上已經將他扒的乾乾淨淨了。
比如《方舟涉嫌抄襲總調查》,這篇文章就將他幾乎所有涉嫌抄襲的,文章論文都給曝光出來。
還有“棱鏡門”事件和馬斯克的爆料,都將方舟和臭名昭著的美麗國國際開發署給關聯了起來。
如今雖然還早,但有理由懷疑,他已經開始收到資助了。
“如果要寫文章和他打擂台,那未免太掉價了,等於是成全了他。我有辦法,我們就等著看好戲吧。”
當時王永中就聯係了美麗國的幾個“美奸”,讓他們幫忙調查一下國際開發署和方舟旗下的網站電子雜誌的關聯。
然後將記憶裡自己看過的《方舟涉嫌抄襲總調查》中,他的抄襲的證據都提供給了熟悉的媒體人,當然是通過有心人提供的,沒有直接聯係。
誰曾想,王永中這邊的反擊正在醞釀,方舟卻因為對方的沉默變得更囂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