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王永中上次和各大科研機構,還有軍工企業,鬨了一點小小的誤會。
但是對於華夏航天裡程碑一般的,神州五號飛船發射當天,王永中還是出現在了酒泉基地的嘉賓席上。
由於王永中的介入,華夏的航空航天特彆是發動機上,已經迎來了極大的進步。
就拿航天上來說,現在液氧液氫組合的推進劑發動機已經開始在cz火箭上廣泛使用。
連甲烷液氧發動機也已經有實驗型號,安全性功能性各方麵,收到了一致的好評。
但是這次不一樣,是載人航天,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還是使用看家的成熟方案,煤油、液氧發動機。
但是,這次的cz2f火箭,比起上一世來說,那可先進多了。
電子控製係統、故障自檢係統、新型發動機設計、特彆是逃逸塔設計,都有王永中的功勞。
更彆說現在國內航空航天使用的特種材料,80都是王永中的專利。
有時候,也怪不了領導,王永中這個怪胎,對於華夏來說,太龐大了,涉及麵也太多了。
西北這裡的十月,早上五點多,天才微微亮,全員就已經在指揮中心就坐。
先是領導講話,領導也是知道場合的,沒有多說,在全場的掌聲中,預祝了發射成功。
隨後,現場響起了更熱烈的掌聲,所有人起立,尊敬的眼神看著勇士在摩托車的護衛下,來到了發射塔下。
現場大屏幕裡,看得出來,勇士還是很緊張的,但眼神卻十分的堅定。
隨著他一步步走入飛船,一點點和控製中心核對自檢,時間慢慢的來到了上午的9點。
坐在王永中身邊的是已經退休的老設計師王德城,一邊和王永中介紹著火箭和飛船,一邊訴說著老一輩航天人的不易。
“王總,還是真的要謝謝你,你的出現是我們華夏之福啊。”
不論王永中在商場上如何,在科技領域,特彆是不為外界所知的一些科技領域,王永中和黃軼就是偶像級彆的存在。
就拿一個最不起眼的ai模擬係統來說吧。
結合了超算和ai的係統,已經被他們用出花來了。
不停的根據軍方和科學院的要求,推出了諸如:超級風洞、彈道模擬、爆震發動機模擬、輕武器設計模擬、飛機艦艇模擬,甚至連天氣環境都可以模擬。
這就大大的減少了研發的費用和時間,特彆是減少了風險提高了成功率。
比如j20的設計,以前是怎麼樣?先集合眾家之長出圖紙。然後過審,再出模型吹風洞。一次可能不可能啊,所以幾十次上百次後,大致定下一個外形,然後再修改,再吹。
這才是外形這一小步,發動機呢?航電呢?火控呢?雷達呢?複雜的一批。
現在好了,幾百種圖紙喂給ai,然後ai利用模擬風洞去吹,選出最優的,再修改,再吹。
前三名,有資格出油泥模型,去吹一吹真風洞。
這要節約多少時間和人力物力啊。
發動機也同樣如此,比如最新正在研究的旋轉爆震發動機。
就是通過ai模擬出來最佳的布局和爆炸間隔,而當最終模擬數據出來後,直接就驚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他們知道爆震發動機厲害,看到這數據後,“這也太厲害了吧。科幻片?”
這是當時所有設計人員的第一想法。
所以這次的嘉賓怎麼可以少了王永中和黃軼。
可惜黃軼這家夥最近有些懶憊,徹底沉迷於溫柔鄉,沒有一起來現場。
9點鐘,隨著倒計時,火箭發射。
這次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這次是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