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海集團可能在其他省市重要性,比不上以科技電子為主的萬度集團。
但在大蒙區,那就是當之無愧的再生父母啊。
原本礦業和工業占全區gdp的90以上的比重。
農牧業隻有不到10的占比。
但就業人口卻占到了全區的50以上。
隨著工業的落寞,高汙染的礦業也沒有了往日的輝煌,全區的經濟增速遠低於全國。
還在十年前,靜海集團開始在全區發展農牧業。
大量的牧場牧民成為了靜海集團下屬原材料工廠企業的員工。
到了現在,農牧業已經占據全區gdp的30以上,養活了60以上的家庭。
說一句再生父母,衣食父母不為過吧。
而且和其他企業不同,靜海的公司講究同工同酬,在落後地區比如他們蒙區的員工和遠在沿海的員工工資基本相同,福利該有的也一樣不少。
比如團建還有出國遊,也一樣都有享受。
路局眼前自在的喝茶的男子,就是靜海的太子,本人也是世界首富。
他當然要好好的招待,想讓是靜海和萬度,在這裡多多投資。
“那個王總,不知道你了解過我們這裡多斯的免稅政策嗎?這可是國家級的經濟園區。政策是絕無僅有啊。”
王永中放下茶杯,有些詫異的看著對方。
這個農牧方麵的領導,怎麼會關心這個?
多斯這個地方,作為蒙區的經濟大市,確實擁有不少稅收方麵的優惠。
以至於當地出現了不少大型企業。
但是王永中和馬靜從一開始,也就是90年代企業初期,就定下的規則之一就是照章納稅。
他們萬度和靜海都是不去主動尋求特殊的稅收政策。
這些年如火如荼的三減兩免,還有高科技企業的各種稅收政策,兩人都沒有去主動申請辦理。
當然當地政府主動上門辦理,也不能把人趕出去是吧。
以至於有心人計算過,兩家集團每年其實多交幾百億的稅款,細思極恐啊。
“路局,你們應該知道,我和我媽的宗旨。這些免稅什麼的政策還是留給更需要的人吧。我們已經屬於“先富”的階層了,現在主要的職責是帶動“後富”。如果再衝著這些免稅,那格局就太小了。”
路局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唱高調,但這兩家企業年年得到稅務明星的稱號,確實讓人敬佩。
“路局,報告出來了。”
小劉臉色不太好的將報告遞了過去。
路局接過報告,大學畢業的他,這報告他是越看越氣,越看背後冷汗越多。
“這真是工業原料添加劑啊。他們是怎麼敢的啊。”
小劉是個很合格的秘書,怕領導不了解這個添加劑,讓實驗室打印了一份三舅的資料。
“腎源毒性,腸胃刺激,嬰幼兒發育受影響、生殖係統、致癌?我的天啊。”
然後拿起那桶生奶的檢測報告,
“我艸,兩千多倍?每升五千多毫克?這是投毒吧。”
此時的路局腦子裡嗡嗡的,滿腦子都是“完了完了”的念頭。
雖然這次自己因為人家首富的插手,最先查出了此事。
但一個非業內人士都能知道違法添加的事情,那事情一定已經發生好久了,也絕對是普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