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這日。
王家村,幼時常常撿柴火的山坡上。
夏有米與大黃靜靜地靠坐著,落日熔金,暮雲合璧。(1)
興許是被借去破案的那幾年,過分操勞。
原劇情中,大黃可以活到夏有米十八歲。可是,現在,還未滿十六,大黃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衰弱。二兄說他不大好了,可能,走不出今年。
夏有米帶著大黃離開了長安,暫時回到了村中的老宅。
安靜地過了些日子後,全族都陸續回村,大家開始準備清明祭。
還有兩位特殊的客人,楊四郎和楊九娘。二兄的未婚妻,和陪同楊九娘前來的同胞兄長。
走在下山的道上,一人一狗慢慢悠悠。
“大黃呀,我覺得這裡不錯。”
“汪!”
這幾天,他們走遍了幼時玩樂之處。夏有米讓大黃自己選一塊喜歡的地方,將來長眠其中。
他們能互相明白對方的意思,都不再逃避。
晚上,去舅家吃飯。
這是難得的大團圓,推杯換盞間,好似拂去了許多悲傷。
“還是衍郎出息啊!”大舅母連聲感歎。
又望向自己的小兒王少熠,百感交集,酒意上來,忍不住麵帶不忿。
“熠兒,被耽誤呀!這出爾反爾的鄭家!”
“阿娘,彆說了!”大兄麵帶躁意。
王少熠跟隨的武學師傅,原本十分看好和培養他。更是透露了議親的打算,隻要過了這武舉省試,獲得授官。
大兄武藝、體力和治軍之才樣樣過關。
可誰知,在其他考生騎射引起的混亂下,大兄為了救人,生生被馬匹從身上踏了過去。因此留下胸悶咳疾,再難以武官出頭,隻得了一個閒職。
大兄自認對不起栽培,無臉麵對師傅和鄭千金,婚事就不了了之。
大舅母不解內情,隻以為對方拋下了失去前途的兒子。
“是我囉嗦了,還有衍郎和米娘的呢!”大舅母轉移對象,但這話題是離不開嫁娶了。
“是二兄要喜事連連。”夏有米糾正了一下。
“是啊,她兩位兄長,都會好好的,尋著得意人家。”王琇在一旁幫腔道。
眾人恢複客氣,開始打趣著王少衍和楊九娘。
這鄉下宗族間,沒那麼嚴格的男女大防。一桌老小,連同客人,都麵對麵坐著。
許是熟悉些了,或者有些醉意,話題中心的兩個人,開始拉其他人下水。
“聽說,小妹也是好事將近。”
說話的是一臉溫柔笑意的楊九娘,她有著貴女的儀態,卻也十分親和。幾次交談,都是她主動與夏有米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