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陘的舉動,
雖然讓幾乎所有人感到意外。
但審問主導人鄭毅看到夏有米那副果然如此的神情,還是感到了些許破題的快意。
他不自覺地笑了,繼續說道:
“同誌,你的推測不準確,出現了其他變數。”
“領導,酈老師的自首才恰恰印證我的推測,真正的英雄實際上有後人存留,那就是一直在外讀書求學的酈陘老師,也符合土匪們認知的臥底家庭是教師的真相。而因為一些不真切的傳言,酈陘老師誤認為自己家才是真土匪,於是,才主動自首。”
“這,才是真大義。”夏有米斬釘截鐵,也通過係統看到外麵酈陘被請進去問話的場麵。
對方有種視死如歸,終於贖罪的模樣。
舉手投足間令人心生敬服。
回鄉教書不到兩年,酈陘已經讓一些重視教育的家庭發覺到了知識的力量。
他們真心感激老師,有些家住得近的,聽到消息就自發趕來為酈陘送溫暖,有擔心他受欺負,吃不好穿不暖的,還有帶孩子過來現場哭的。
場麵熱鬨極了,吸引了大部分的注意。
夏有米提議先不告知酈陘關於陶家的推論,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最好保護性關押,如果他們推測正確,那麼陶家的函文,原本就屬於酈陘老師。
作為目前多方關注和針對的焦點人物,護好他的安全十分重要。
另外,陶家也不會坐以待斃。
不出所料。
陶蘋兒沒有直接對付夏有米,而先將群眾捂嘴。
一家一戶的敲門警告,同時,亮出了保護函文作為證據,抬頭的大名就是陶老頭。
解釋說根本不存在冒領一事。
一通打罰下來,傳播路徑被直接截斷。
即便各有心思,但若以自己身家的性命為代價,那還是閉嘴來得劃算。
到第二日。
陶蘋兒才帶人前來,要加速對土匪二人的審判,說的是鐵匠和夏有米。
證物和證詞都有了。
物件是一把刀,帶有鐵匠特有的紋路。埋在了夏寡婦家的院子裡,通過係統在監室內看現場的夏有米表示,好家夥,偽證也太囂張了。
她家小刀被陶蒲帶去省城,搜出來的這一柄,原本該是在鐵匠家,他們居然是直接現埋的。
一眾警員神情古怪。
鄭毅給了一個眼神,下屬悄悄退出,前往證物室。
要說,陶蘋兒細心,拿走一件物證,還知道替換一把。但警員更細心,一眼就瞧出不對來,這分明是用模具新造出來的。
做舊手法十分經典和明顯,都被寫進了參考書裡。
警員很興奮,他比對著痕跡學中關於銼刀痕、敲打痕的要點,在內心打好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