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道:“哼,也讓你們嘗嘗天天被懷疑,不被信任的滋味兒!”
趙氏看著兩人打嘴仗,笑的直搖頭,又耐心的跟何春花保證,
“你放心,這雞樅菌有時候菜園裡都能長幾顆,我們從小吃到大,肯定不會認錯。”
見她這樣說,何春花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忙催著兩人趕緊回去。
劉氏兩人一到地裡,二話不說就躬著身子搜尋起來。
而何春花卻並不打算跟著摘。
實在是雞樅菌和有劇毒的鵝膏菌長得太像。
就在她穿越來之前,還看到過有人誤吃中毒的新聞。
所以,她作為一個門外漢,就不湊這個熱鬨了。
隻盯著溝邊,田埂上一路往上尋。
果不其然,隻尋了幾十米的地方,就在田埂下邊找到了她想要的,雷公菌。
雷公菌也叫地皮菜,地木耳。
在何春花的老家,人們都叫它地蘚皮。
雷公菌,顧名思義,最喜歡在雷雨過後的天氣鑽出來。
新鮮的雷公菌呈藻綠色,匍匐在地上,手感嫩滑,軟爛,看起來有點像木耳。
聰明的勞動人民早就研究了很多它的吃法:
涼拌、炒雞蛋、炒臘肉、炒韭菜……
何春花最喜歡的,是地皮菜和豬油渣做成餡兒包包子,鮮嫩爽滑,滿口留香,真的真的能把人香迷糊!
鬆樹菌隻能吃新鮮的,而雷公菌卻跟木耳一樣,可以曬乾了保存,吃的時候拿溫水泡發就行。
所以對何春花這種喜歡囤物資的人來說,雷公菌簡直長在了她的心巴上!
不僅如此,雷公菌還有極高的營養價值。
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對人體健康有極大的好處。
而且,雷公菌所含有的一種特殊成分,可以抑製大腦中的乙酰膽堿酶的活性,對預防老年癡呆有一定的效果,
雖然,雷公菌比雞蛋牛奶還有營養,但不是人人都能吃。
它味甘性寒,脾胃虛弱的人不能食用,特彆是畏寒怕冷的女性,更要少吃。
這種雨後才會出來的真菌,地麵一曬乾就會消失不見。
所以何春花半點磕絆都不打的,一把接一把直往簍子裡抓。
也顧不得裡麵有多少泥沙和草。
何春花撿的太忘我,以至於趙氏和劉氏喊了好幾聲她才聽到。
看著不遠處地皮上還有許多,何春花顧不得回頭看她們,隻急衝衝回道:“等等我!”
趙氏兩人被她這副財迷模樣逗笑了,也一前一後的、趕緊跑過來幫著撿。
直到這一大片的田埂,石頭縫都被搜刮乾淨,三個人這才一路笑嘻嘻的往家走。
回了家,三個人來不及歇口氣。
把三樣菌子各自歸籠準備拿去洗。
雞樅菌沒多少,所以他們打算今天全部吃掉。
鬆樹菌劉氏裝了一小半,剩下的等明天吃的時候再洗。
何春花就負責洗那一大簍子雷公菌,等著曬乾了保存起來。
三個人各自挎一個竹簍,去了溝邊。
才開始沒多久,洗雞樅菌的劉氏就開始歎氣。
喜歡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發家致富請大家收藏: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發家致富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