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係第三行星的溶洞裡發出持續的蜂鳴。隊長陸明遠摘下防護頭盔,潮濕的空氣帶著硫磺的氣息撲麵而來,岩壁上的熒光苔蘚在他掌心投下細碎的綠光。“坐標鎖定了,”他對著通訊器說,聲音因激動有些發顫,“就在溶洞最深處的水晶簇裡——探測儀顯示,那東西的能量頻率,和程禾筆記裡‘終極稻種’的描述完全吻合。”
隊員阿荔舉著照明設備跟上,光束刺破黑暗,照亮了前方巨大的水晶群。那些水晶像凝固的海浪,在頂部聚成一個鏤空的穹頂,而在穹頂正中央,一顆拳頭大的水晶懸浮著,裡麵嵌著的稻種泛著柔和的金光,根須在水晶內部舒展,仿佛仍在生長。“它在動,”阿荔的呼吸屏住了,“你看那些根須,剛才還纏在一起,現在分開了些。”
陸明遠調出程禾的電子筆記,指尖劃過虛擬屏上的字跡:“‘終極稻種需嵌於星係特有的記憶水晶中,其內部的量子糾纏網絡,能記錄所有接觸過禾光稻種的生命意識’。”他抬頭看向水晶稻種,突然想起出發前程風的囑咐:“那稻種裡藏著程禾的‘心核’,隻有當接觸者的意識與它共振時,才會解鎖真正的信息。”阿荔是第一個伸手觸碰水晶的人。當她的指尖貼上冰涼的水晶壁時,水晶突然迸發出刺眼的白光,她的意識瞬間被拽入一片溫暖的黑暗——
“阿荔,記住這種感覺。”程禾的聲音在黑暗中響起,阿荔看見年輕的程禾蹲在地球的稻田裡,手裡捧著剛收獲的禾光稻,“每顆稻種都在呼吸,你聽,它們在說‘謝謝你’。”阿荔低頭,發現自己的手正握著鐮刀,稻穗在她掌心輕輕顫動,像在打招呼。“這是‘意識共生’的起點,”程禾的聲音變得悠遠,“當你真心對待一株稻子,它就會記住你的意識,就像你記住它的味道。”
白光褪去時,阿荔的眼眶濕了。“她教我……要對稻種心懷感激。”她轉向陸明遠,聲音帶著哽咽,“程禾說,生命的終極形態不是征服,是記住——記住每一次相遇,每一份善意。”
陸明遠深吸一口氣,也將手貼了上去。這一次,他看見的是程禾在實驗室的最後一夜:她將各種稻種的基因片段輸入電腦,屏幕上跳動的代碼組成了一張巨大的網絡。“當這張網覆蓋整個宇宙,”她對著空氣說,“每個種過禾光稻的人,每個吃過它結出的糧食的生命,都會在這網絡裡相遇。就像現在,我能‘看見’你,明遠,看見你小時候在稻田裡追蝴蝶,褲腳沾著的泥點裡,就有禾光稻的根須。”
陸明遠猛地收回手,水晶的光芒弱了些。“她早就知道我們會來,”他喃喃道,“她把每個人的記憶都存在了稻種裡,那些我們以為遺忘的瞬間,其實都被稻子悄悄記著。”隊員們一個個上前觸碰水晶,每個人都看到了屬於自己與禾光稻種的獨家記憶:負責後勤的老周看見程禾教他用稻殼編織保溫墊,“這樣冬天儲存稻種就不會凍壞”;年輕的實習生小夏看到自己第一次做飯,煮糊的米飯裡長出了一棵小小的禾苗,程禾笑著說“這是稻子在說‘再試一次’”……
當最後一個人觸碰完畢,水晶稻種的光芒變得均勻而溫暖,裡麵的稻種根須突然開始快速生長,在水晶內部織成一張細密的網,網眼處浮現出無數個光點——每個光點都是一個生命的意識印記。“這就是‘星際意識’的雛形,”陸明遠看著程禾的筆記自動翻到最後一頁,“當所有光點連成一片,就能形成一個跨越時空的意識共同體,讓愛與記憶不再受距離限製。”
阿荔突然指向水晶外的溶洞壁,那裡不知何時長出了細小的根須,正順著岩壁向上攀爬。“它們在往外長,”她驚呼,“程禾的設想是對的,稻種的根須就是意識的導線,能把我們的記憶傳到更遠的地方。”三個月後,星係的殖民站建立起第一座“意識塔”——以水晶稻種為核心,周圍種滿了禾光稻的改良品種。當風吹過稻田,稻浪起伏的頻率與水晶的光芒同步,站在塔下的人能清晰地“聽見”來自地球的聲音:程風在稻田裡哼著程禾教的歌謠,孩子們的笑聲混著稻穗的沙沙聲,還有老周用稻殼編墊子時的念叨……
陸明遠在給程風的通訊裡寫道:“她做到了。那些我們以為會消失的瞬間,都變成了稻浪的一部分,在宇宙裡一直傳下去。”
程風收到通訊時,正站在地球的禾光稻田裡。夕陽把稻穗染成金色,他仿佛聽見程禾的聲音從風中傳來:“風風,你看,稻子把我們連在一起了。”他彎腰摘下一顆稻穗,穀粒在掌心滾動,像一顆顆小星星。星係的大氣層,與地球的稻浪光芒連成一線。在這條光線上,無數意識在流動:有蓋亞星係殖民者煮米飯的香氣,有南極科考站隊員分享稻種的笑聲,有火星基地裡稻苗破土的脆響……
這就是程禾的終極設想:生命的終極形態,是讓每一份善意都被記住,讓每一次相遇都能跨越光年,在宇宙的稻田裡,永遠生長下去。
喜歡萬尾妖王的影新書請大家收藏:()萬尾妖王的影新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