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運輸見狀,給自己小舅子遞了個眼色。周樹文會意,連忙招呼藍勝和李小川:“吃菜吃菜。”
飯桌文化就這麼來的,談啥事情卡殼了,一句吃菜就圓潤絲滑,熱情而不失禮貌的圓過去了。
不然幾個大老爺們尬聊,聊僵了咋辦?
趙運輸也接話:“今天這酒不錯。”
然後,新一輪話題就由這個酒展開,至於那酒是不是真不錯,誰在乎。
新話題很快聊到了礦山設備上。藍勝再次盯上了李小川:“你綽號倒爺,這事總不好再推辭吧?”
李小川單純不想摻和這事,向藍勝道:“你糊塗了,趙主任的總單位是某冶的,還缺礦山設備?”
這次,不等藍勝接話,趙運輸開口了:“這個我還真有些撓頭。雖然我們單位隸屬某冶,但有些礦山設備國內沒有。”
李小川一想,還真是。九零年的時候,國內重工業雖然發展不慢,但很多設備和零件都需要進口。精密點的比如相機、家電日產比較多,礦山設備則德產用的比較多。
但是那價格是真黑啊,質量也全靠蒙。
一個普通離心機的軸承,千裡輾轉到了內地,價格翻十倍甚至二十倍的都有。還不保質量。而且,最離譜的是,對方還限購。
千裡遙遠的,多買幾個吧。人家還不賣。
李小川記憶最深刻的是,上輩子有個老板,好不容易買回來個軸承。那軸承得用機油煮了才能用,結果煮崩了。
離心機修不好他就不能交貨,交不了貨他就得付違約金。付違約金他就得破產。
當時那老板不知道從哪裡聽到他能搞到那種軸承,見到李小川哭得鼻涕一把眼淚一把的。
而這種事,在當時還不是個例。很多剛剛起步的民營企業被卡脖子直接卡死。
可李小川也沒翅膀,也不會飛啊。國外那麼遠,他有門路也沒辦法閃送上門。最後他幫那老板找來一批國產軸承先頂上。
當時的國產軸承真不抗用。不過便宜啊。沒有合適的車床,不合適的地方工人師傅手搓的,就這價格都不到進口軸承的十分之一。那進口的不還有入鍋崩嗎?
“嘿,你想啥呢?”藍勝把李小川飛走的神魂喊了回來。
李小川道:“自然是在想設備的事。”而後他把自己了解的進口設備的優缺點說了一下。
本來趙運輸和周樹文倆人是挺沒把李小川一個半大孩子當回事的,但是聽他說起進口設備頭頭是道,倆人不由自主嚴肅起來。
這一聊,不覺就到了淩晨。再聊下去就不禮貌了。
四人出了大青花,趙運輸和周樹文一塊回家,李小川自然是跟藍勝一起。
李小川靠在藍勝的車後座上,由衷讚歎:“大奔坐著就是舒適。等你開膩了,把這車給我吧。”
藍勝不解:“你要個舊車乾啥?”
“收藏啊。”
藍勝聞言:“那你彆想了,我要留著自己收藏。”頓了頓,他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惑:“你為什麼不想投鐵礦?”
李小川如實道:“不感興趣。”
藍勝無語:“聽聽,你說的是人話不?哪有人和錢過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