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六百餘萬的大地盤,還是冀州,養二十萬大軍是肯定能支持的。
對人口,他也是有了大致了解。
書上記載,157年冀州人口差不多六百萬。
如果加上隱藏人口,可能要接近七百萬人。
畢竟那時候冀州養得起。
然後近年來各種天災人禍和戰亂,加上黃巾之亂,冀州差不多損失了一百多萬人。
能登記的人口在五百萬左右,也是正常。
畢竟冀州是華北平原,河流也多,恢複快,很多人都跑來冀州避亂。
損失人口多的,卻是中原。
南北兩地人口損失是沒有中原多的。
十抽一,屬於窮兵黷武。
麾下六百多萬人,二十萬大軍,又是冀州,和窮兵黷武倒是沒多大關係。
沮授打斷了韓明的思考,他恭敬說道:“主公,不多了,其中差不多三萬是我們新得的。並且,鄴城那邊傳來消息,後勤那邊眼下可能有些吃力。但隻要數月,便可處理好。”
“十八萬大軍,公與,你細細道來。”韓明有些好奇地問。
雖然心中有個大致猜測,但還是讓麾下詳細說出來比較好。
“諾!”
沮授正色的點點頭,舔了舔嘴唇。
不緊不慢地開口:“回稟主公!”
“我冀州本有大軍,鄴城六萬六千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河間一萬五千餘,平原一萬五千餘,河內一萬餘。”
“涉縣魏縣各五千餘,計一萬。”
“渤海樂平常山中山各數千郡兵,不記入戰兵。”
“故我冀州大軍原為十一萬六千餘。”
“攻打上黨,得一萬餘兵,攻河東,得一萬八千兵。”
“共得二萬八千餘兵,但我軍卻損失六千餘人。故計二萬一千餘。”
“屬下估計,濟南損失兵馬三四千。”
“如此,便有大軍十三萬三千兵馬。”
“今五萬新兵募齊!”
“我冀州實際兵馬,為十八萬三千餘,計十八萬大軍。”
他說完,也是欣喜地看著韓明。
主公有了那麼多大軍,冀州會更加穩固。
實力會更強。
雖然兵馬多了後勤吃力是正常。
但利遠遠大於弊。
“這糧草......足夠嗎?”韓明有些不確定的問。
但心中卻不怎麼擔憂。
曆史上諸侯討董。
也是二十多萬大軍,冀州都能養一年。
至少需要兩百萬石糧草。
自己來了,不但為冀州省了很多糧草。
冀州還發展了一兩年。
加上甄家也給了三十萬石糧草。
十八萬大軍,糧草肯定是足夠的。
何況,吃完了再過不到半年又是秋收。
“主公放心,眼下我冀州府庫糧草不下二百萬石。”
“就算十八萬大軍每日按戰時算糧,一日一人五斤,也足夠我十八萬大軍吃八月。”
“何況,不上戰場的士卒一日不過三四斤糧。”
“不但能支撐到秋收,還能有剩餘。”
“隻不過,加上我軍救助流民和援助並州。”
“或要消耗數十萬石。”
“到秋收時,恐我冀州府庫糧草可能會沒多少庫存。”
“若是將來占據河北,養兵數十萬,或需要冀州世家大族相助。”
田豐一臉篤定的回道。
他知道並州和那些流民是拖冀州的步伐。
但這是為了長久利益,也是必須要資助這些流民和貧困地區的。
“嗯!”
喜歡三國憑實力截胡請大家收藏:()三國憑實力截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