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多年來在實驗室積累了海量的數據,存儲在多個移動硬盤和實驗室的公用服務器中。
陳明遠心思縝密,早已刪除了不少關鍵數據,但他低估了原主的謹慎。
華清憑借記憶,在服務器的隱蔽文件夾裡找到了部分被隱藏的數據,又通過解密軟件恢複了一些被加密刪除的內容。
這些數據,如同散落的拚圖碎片,在華清手中逐漸拚湊出原主科研突破的完整畫卷。
通信記錄同樣關鍵。
千機黑入了原主的電子郵箱賬號,逐一篩查與陳明遠的往來郵件。
這些對他來說簡單是小菜一碟。
那些郵件裡,陳明遠起初還會用溫和的措辭讓原主分享研究進展,到後來便是赤裸裸的成果索要,言辭間的貪婪毫不掩飾。
千機將這些郵件全部打包下載。
同時,他還從原主的手機雲端備份裡找到了兩人的短信記錄,其中不乏陳明遠以畢業相要挾的字句,這些都成為了鐵證。
收集pua證據的過程則相對麻煩一些。
聊天記錄分散在多個通訊軟件中,有些因為時間久遠已經自動刪除,但千機通過數據恢複軟件,找回了部分關鍵對話。
在那些對話裡,陳明遠不斷貶低原主的能力,打擊他的自信心,試圖讓他完全依附於自己。
至於見證人證言,華清決定從實驗室的同門入手。
尋找盟友的道路布滿荊棘,在學校裡,大家都對陳明遠敬畏三分,生怕得罪這位學術權威而影響自己的前程。
他暗中聯係了幾位已經畢業或即將畢業的師兄師姐,華清秘密調查過,他們同樣受到過陳明遠的打壓和剝削。
起初大家都有所顧慮,畢竟陳明遠在學術界的勢力盤根錯節。
但華清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最關鍵的是華清給他們展示了自己收集的證據,這著實把他們給驚到了。
“這小子,是來真的啊。”
“說不定真能捶倒陳狗。”
終於有幾位表示願意出麵證明,他們也曾被陳明遠不公平對待以及精神壓迫,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
華清秘密組織了這些人,開了一場小型聚會。
在聚會上,眾人義憤填膺,團結一致,紛紛表示願意追隨華清,助他一臂之力。
其中,有位叫蘇然的學生,家境優渥,人脈頗廣。
他主動提出利用家族關係,幫忙聯係校外的學術專家,為華清的計劃提供外部支持,以防校內勢力的乾擾。
還有一位同事,李教授,他一直看不慣陳明遠的行徑,但迫於壓力敢怒不敢言。
華清多次私下拜訪,與他促膝長談,分享自己掌握的證據和計劃。
李教授被華清的執著打動,最終決定站出來,利用自己在學術委員會的一席之地,為華清提供內部信息,協助他找準時機出擊。
經過數周的忙碌,華清手中的證據和盟友力量逐漸充實。
學術會議如期而至,會場上人頭攢動,來自各地的學界精英們彙聚一堂,彼此交流著最新的科研動態與前沿理論。
陳明遠作為學術界的知名人物,一入場便被眾人簇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