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平息輿論,挽回形象,“啟航”迅速啟動危機公關:
他們緊急聯係了部分對“療效”表示滿意、或者被學員們“感恩信”深深打動的家長。
在鏡頭前,這些家長言辭懇切:
“孩子以前在家根本不聽管教,整天打遊戲,跟父母對著乾,送去啟航後,真的變懂事了,知道感恩了!”
“雖然方法可能嚴厲點,但效果是實實在在的。我孩子現在作息規律,學習態度也端正多了。”
“我相信學校,都是為了孩子好。網上的視頻肯定是斷章取義,或者彆有用心的人故意抹黑。”
家長們聲情並茂的“支持”,確實迷惑了一部分圍觀群眾。
學校精心挑選了幾個看起來精神狀態尚可、比較“聽話”包括偽裝得極好的華清)的學員。
讓他們穿上乾淨臨時換的)的衣服,坐在明亮的臨時布置的)教室裡,麵前攤開書本,做出認真學習的姿態。
鏡頭刻意掃過他們“專注”的側臉和書本上整齊的筆記提前寫好的)。
旁白則強調:
“啟航勵誌教育,重塑心靈,點燃學習熱情。”
“看,這些曾經的迷途羔羊,如今正在知識的海洋裡奮力遨遊。”
在對外發布的聲明和視頻中,“啟航”反複強調其“軍事化管理”、“強化紀律”、“矯正不良習慣”的“必要性”和“顯著成效”,將暴力體罰美化為“必要的懲戒手段”。
將電擊稱為“科學、安全、有效的輔助治療方式”,試圖將輿論焦點從“虐待”轉移到“特殊教育方式的爭議”上。
華清冷眼旁觀著“啟航”的垂死掙紮。
家長的支持視頻和“模範學員”的擺拍,雖然暫時混淆了部分視聽,但也激起了更廣泛的質疑——為何不敢開放探視?
為何不讓記者獨立采訪?
為何學員眼神深處總有揮之不去的恐懼?
華清知道,他拋出的第一顆炸彈已經引爆,學校的反擊在他的預料之中,但這僅僅是風暴的開始。
在“真實視角”賬號熱度因“地獄食堂”和“暴力日常”視頻達到頂峰,而“啟航”正用家長支持和擺拍學員進行蒼白反擊時,華清又拋出了一枚“炸彈”。
賬號上傳了一組清晰度極高的資料圖片,並配以冷靜到刺骨的解說字幕:
王教官王守強):照片是多年前的入獄照,眼神凶狠。
資料顯示:初中肄業。
16歲因持械搶劫、故意傷害罪被判入少管所3年。
出獄後不久,又因多次盜竊、尋釁滋事被勞教2年。
劣跡斑斑。
李教官李子彪):同樣有入獄照。
初中打架鬥毆被開除,17歲因參與團夥盜竊、破壞公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半。
有多次因打架被行政拘留的記錄。
張教官張猛):
資料顯示其初中時就是當地有名的“校霸”,多次因欺淩同學、勒索財物被學校記過、留校察看。
最終,因將同學打成重傷脾臟破裂)被少管所收容教養2年。
成年後仍有聚眾鬥毆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