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指揮中心,距離爆炸發生已過去5分鐘。
“sir……這根本就沒轍吧……你們真的有辦法嗎……?要不然我們還是打錢吧……“
指揮中心有專門對接纜車代表的通訊頻道,李代表的畫麵裡,能看出他此時坐立難安。
舒良策充耳不聞,隻是盯著頭頂的屏幕牆,這裡有各方傳回來的實時影像資料。
無人機靠近哪個車廂,哪個車廂就被引爆……
根據剛才發生的情況,警方的無人機默默退後,與纜車車廂們拉開了距離。
直升機卻一直在不遠處待命。
這樣不僅可以在更高的空中觀察整體情況,更重要的是,在警方沒有思路的時候,直升機的聲浪也能對歹徒形成一定威懾,讓歹徒知道警方還在關注和監控事態發展。
無人機和直升機,就是警方們在空中的眼睛。
舒良策盯著畫麵牆,入神看著——
最起碼現在需要搞明白爆炸物是什麼?自製的還是非法渠道搞來的專業爆炸物?這個問題的答案關乎歹徒的專業程度。
起爆方式是什麼?是定時?還是遙控?
如果是定時的,那設定的時間規律是什麼?
歹徒難道連他們會查看相鄰纜車的可能性都計算在裡麵了?
如果是遙控的,歹徒使用的是什麼信號頻率?是否有可能被乾擾或阻斷信號?
如何安裝的?內部?外部?
數量有多少、分布在哪些車廂?
……
整條纜車軌道全長52公裡,在爆炸發生之前,警方剛趕到,就已經派出10台無人機前往執行偵查任務。
這些無人機均勻分布,幾乎每500米就有一台,從而實現對整條索道實施全方位監控。
這第一批的10台無人機現在依舊在場上為指揮中心提供監控畫麵。
而第二批起飛,就是裝載了紅外熱感應的無人機們,因為它們從遊客中心起飛,經過3號、4號、6號車廂爆炸,幾乎損失大半,還有幾隻隨著偵查無人機們後退。
現在不僅不能貿然靠近車廂,不然這些監控畫麵可能會被炸得丟失……
也不能再起飛一批新的無人機,因為場上爆炸情況尚不明確,亂起飛也隻是白白增加警方的資源浪費……
那要怎麼確認爆炸物?
舒良策下顎微微收緊,一動不動地站著,呼吸平穩而輕微,眼睛一眨不眨地朝上看去。
“李書,把爆炸視頻抄送給鑒定分析科,找爆炸物專家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