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他被捕前一天。
於白的瞳孔微縮,手指不自覺地收緊,光標向下滑動的時候他甚至因為大腦信息過載而手指微微顫抖。
這份法案表麵上是善意的心理健康服務,實則藏著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這不是治療,而是監控。
所謂"納米生物傳感器",實則是植入大腦的微型裝置,能像寄生蟲一樣附著在神經係統上,不僅監測"殺意波動",甚至能記錄思維模式、情緒反應、潛意識傾向......
而這套係統一旦鋪開,諾瓦集團就能掌握整座城市每一個人的——
何時憤怒。
何時壓抑。何時動了殺機。
這份文件描繪了一個完美的監控社會:
"心理診療服務站"——
它們會以社區義診的名義進駐貧民區,用免費體檢吸引居民。
當老人檢測血壓,孩童測量身高時,納米級的殺意粒子檢測終端就隨著霧化藥劑被送入鼻腔,順著嗅神經直抵大腦。
三日後,這些肉眼不可見的機器會在大腦邊緣係統生根,像監聽器般捕捉每一絲惡意的波動:
丈夫對妻子的家暴衝動、職員被裁員時的殺人幻想、少年在校園欺淩中滋長的陰暗。
然後,這些數據會實時傳輸到市政廳的服務器,算法會自動標記"潛在危險分子"。
而這隻是第一階段的"試點"。
文件末尾用冷靜的措辭筆調寫著終極目標:"五年內覆蓋85的城市人口,最終實現每個公民從出生起就植入終端"。
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文件最後那個看似體恤的備注:
"為避免引發民眾恐慌,建議以"自願參與"形式逐步推廣"
於白突然發出一聲冷笑。
屏幕上冰冷的光映照在他的臉上,將他的麵容分割成明暗交織的碎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自願?多麼諷刺。
他們比誰都清楚這個城市的人沒有選擇——
在貧民窟不斷升級的暴力事件之後,
在孩子被拐賣案件頻頻見報之後,
在社區廣場發生無差彆殺人案之後...
人們會哭著求著要這份"安全"。
一種可怕的頓悟如電流般竄過脊椎。
屏幕上的數據在他眼前扭曲成更深的陰謀——
這些年來特利市居高不下的惡性犯罪率、那些總是在監控死角發生的無差彆襲擊、每隔幾個月就會爆發的隨機殺人事件......突然都有了新的解釋。
"需要恐慌,才能販賣安全。"
現在想來,這一切都是精心策劃的營銷手段——先讓整座城市泡在犯罪的膿液裡,等民眾對鮮血習以為常時,再端出這劑"解藥"。
這套係統不僅能收割恐懼,更是一台完美的犯罪機器。
想象一下——
他們可以隨時調高某個區域的"殺意波動閾值",製造出更多"潛在罪犯",然後...
"根據係統監測,您兒子的暴力傾向已達到警戒線。"
"您的丈夫需要接受強製心理治療。"
"檢測到您對上司存在危險念頭,請立即前往服務中心。"
這將是一個可以隨意定義"犯罪"的世界。
不順從者可以被係統標注為"危險分子",異見者的憤怒會被提前扼殺。
這個項目看起來很美好,可資本是逐利的,一旦將這些東西植入民眾的大腦,或許一開始的確能維持社會秩序治安,但長久下來,資本利益集團真的能麵對這樣能直接監測控製民眾們的利器不起邪念嗎?
麵對利益,這些嗜血資本們的底線能跌穿地心……
於白的指尖懸在鍵盤上方,久久未動。
思緒卻如同暴風中的樹葉般狂亂翻湧——
喜歡殺意側寫請大家收藏:()殺意側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