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臣領旨。”
李格非聞言,拱手行禮。
“愛卿免禮。”
王行之笑著擺擺手,隨後看向蔡卞,繼續說道,
“元度,朕欲讓你總領朝政,輔助太子監國,不知你意下如何?”
“陛下饒命。”
蔡卞一聽身子一顫,直接跪在地上求饒。
他入秦多年,早就已經摸清了王行之的治政理念,現在秦國根本就與曆朝曆代不同,沒有三省丞相,也沒有宋國的以文禦武,而是文武分治。
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像宋國以及曆代各朝一般,會出現什麼獨攬天下的權臣。
因此,王行之這話一出,蔡卞便以為,這是王行之已經對他不滿到了極致,對他進行試探和捧殺。
“陛下,還請看在元度以往的功勞上,饒元度一命。”李格非也嚇了一跳,趕忙幫著求情。
“陛下,臣雖與元度公不和,但說句實話,大秦發展至今,元度公功不可沒,還請陛下饒元度公一命。”
趙行舟本不想求情,但王行之剛才警告的話語還在耳邊。
因此,他為了表明自己沒有黨爭之心,也跟著為蔡卞求情。
“你們三人也是跟隨朕的老臣,清楚朕的性情,朕若是要殺一人,你們覺得會如此大費周章嗎?”
瞧著三人誤會了,王行之哭笑不得,但還是耐心解釋道,“朕的實力到了一個瓶頸,因此需要閉關一段時間。”
“但現在太子年幼,劉玄等人也不在朝廷,因此百官之中隻有元度能擔此大任。”
“並且,元度隻需輔助太子治理好河西、河煌、關中諸地,新得之地以及各地兵事,朕在閉關之前自會安排妥當。”
“所以,元度安心輔佐太子即可,其他事無需多想。”
蔡卞鬆了口氣,他雖然不會武功,但秦國尚武,因此他的子嗣中也有人練武,知道武者修煉,有瓶頸一說。
而且王行之武力冠絕天下,世人皆知,因此王行之遇到瓶頸,需要閉關也在情理之中,這讓他緊張的心情,鬆弛了不少。
但他還是小心翼翼的問道,“那陛下,你需要閉關多久?”
李格非與趙行舟也齊齊看向王行之。
“短則三月,長則一年。”王行之眼波流轉,沉思片刻後回應。
“那這差事,臣領了,還請陛下早日出關主持大局。”蔡卞聞言,也不再遲疑,拱手應了下來。
秦國現在各地穩定,大致方向都已經定下,他輔佐朝政其實不需要大動乾戈,依葫蘆畫瓢,維穩就行。
因此王行之閉關的時間看似不短,實則並未太多影響。
況且,等王行之出關,他隻要沒犯下什麼太大的錯誤,這次輔政就是大功一件。
若是超額完成,搞不好能更進一步,主掌一司,進位鄉侯。
況且,王行之話已經說出,他若是不答應,恐怕也會給王行之留下一個不堪大用的印象,他的仕途也會就此終結。
所以,這件事他根本就沒有任何退路。
“好,既然如此,兩月之後,待一切安排妥當,朕就會下旨閉關,太子監國,由元度輔政。”王行之笑道。
“臣定不負陛下所托。”蔡卞拱手,鄭重答應下來。
隨後,王行之又與三人討論了一些政事,才讓三人離開。
————
大宋、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