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古名南陽,是南北之要道,兵家必爭之地。
同時,這裡也是諸葛武侯的第二故鄉。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儘英雄,……”
此時,南陽縣山野之間,一間草廬當中,傳出陣陣悠揚的琴聲,與歌聲。
這琴聲悠揚,歌聲渾厚,讓人一聽便不自覺的駐足停步。
“聽這歌謠,想必應該就是此地了吧!”
不遠處,一位青年帶著幾人,聽到這歌謠琴聲,不由得停下了腳步,尋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說話的青年,相貌俊秀,風姿卓雅,一襲錦繡紫袍下,宛如畫中走出的卓雅公子。
在青年身旁,是一男一女兩位少年少女,這一男一女麵容稍顯稚嫩,但相貌皆是上乘,並且兩人眉宇間,都帶著一抹難以言喻的貴氣。
在一男一女外側,又跟著兩人,這兩人一文一武,一人手持折扇,身材微胖,嘴上還有兩撇十分有個性的胡子,看上去頗為喜慶。
另一人卻是麵容粗獷的中年漢子,身帶殺伐之氣,一看便知道,這人是位戰場猛將。
那手持折扇的青年聞言,眼底閃過一抹濃濃的妒色,而後折扇一合,便出言說道,
“公子,鄧州雖被我等拿下,但這裡比鄰武關,緊挨著大宋各州,若是被秦、宋兩國知曉公子在此地,恐怕會派人來行刺公子。”
“況且,這臨淵之號,不過隻在鄧州傳播,我等在荊襄之地,也未曾有所耳聞。”
“所以,屬下覺得,此人應該是徒有虛名之輩。”
“何必讓公子來請。”
“非也,非也。”
青年還未說話,在青年旁邊少年卻是輕笑著反駁道,“包三哥此言差矣。”
“漢末之時,昭烈帝三顧而成就帝位。”
“現今天下,秦、宋、吳三國並立,猶如漢末亂局。”
“世間隱世之才,皆名聲不顯,但其中不乏將相。”
“如秦李綱,本是一降臣,初入仕途,便逢大變,在秦地勞役三載。”
“後被秦帝發掘,入秦為官,隻是幾載便成了一地長安府尹。”
“據說這李綱,還精通兵事,可謂是文武全才。”
“還有宋國楊惟忠,本是番人出身,後自改姓名入軍。”
“入軍之後,履曆功勳,現在已經是大宋天武軍左廂指揮使。”
“就是不知,包三哥以為,這兩人如何?”
“這兩人自是人傑。”
那手持折扇的胖子,狠狠的瞪了一眼少年,鬱悶的回應。
少年所說的前者,雖然名頭不大,但在各國朝堂上,卻是名聲響亮。
少年所說的楊惟忠,他們更是不陌生,因為早些時候,這楊惟忠可是讓他們吃儘了苦頭,將吳軍打得節節敗退。
最後,若不是天下士族入吳,吳國還不一定能有現在的光景。
不過,他也是個不服輸的性子,再度反駁道,
“在下承認李綱和楊惟忠,但這王秦自比武侯,稱之有臥龍之才,在下可是不認。”
喜歡我以官身鎮天龍請大家收藏:()我以官身鎮天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