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府、吳王宮。
江寧府在宋以前,稱為建康,建業,同時從東吳開始,都有帝王在此定都,因此慕容複也把這裡,當作了吳國的都城。
不過,慕容複野心極大,隻是簡單修繕了一些舊宮殿,並未大修擴建宮殿,很明顯是不安心偏安一隅,想著攻占北方,覆滅秦、宋從而一統天下。
所以,整個吳王宮並不算大,還不如長安皇城的三分之一。
此時,吳王宮,雍和殿內,慕容複、段譽、包不同以及化名王秦的王行之正坐在大殿之內。
這雍和殿是慕容複的專屬書房,同時也是心腹之人議事的地方。
現在,慕容複高坐上首,眉頭緊蹙,看樣子是興致不高。
王行之三人坐在下方,左右對立。
王行之因為新來,所以坐在右,包不同與段譽在左。
但此時此刻,眾人也沒有相對的心思,個個緊蹙眉頭,像是遇到了什麼十分為難的事。
“諸位,現在周家帶頭,開始形成反擊,現在淮南路,兩浙路大多數官員,已經聽調不聽宣,全麵抗議,尋求交待,現在我等當如何應對。”
過了好一會,慕容複出言,打破了房間的寧靜。
“王上,既然他們要交待,那我們就給他交待。”聞言,包不同眼睛一亮,趕忙起身行禮建議。
並且,說完之後,包不同還將目光投向王行之,皮笑肉不笑的說道,“就是不知臨淵先生,願不願意出麵給大家一個交待?”
聞言,慕容複和段譽沉默,兩人都有些愧疚,不敢去看王行之,畢竟王行之入吳之後,第一件事,便是幫助大理各族入吳,在王行之計劃下,大理各族損失極小,各族幾乎以全盛的姿態進入吳國。
因此,慕容複也得到了各族大力的支持,單是兵馬,就擴充了五萬。
同時,段譽在王行之的舉薦下,也成了這支兵馬的統領。
但是,隨著他們的計劃逐步實施,南方士族也逐步反應過來,對他們形成了反製,並且要求處理王行之才肯罷休。
今日慕容複召集幾人過來,其實就是想借助包不同之口,將他的心思說出來。
因為慕容複十分清楚,包不同從始至終都對王行之憎惡,怨恨。
為此,包不同甚至與一些士族勾結,聯合打壓王行之。
這一次的事情中,未嘗沒有包不同的手筆。
現在這般好的機會,包不同肯定不會放過。
哈哈哈——
王行之卻是大笑,故作悲戚的看了眼慕容複,起身躬身行禮,朗聲道,“王上,此事因我而起,自然也應當因我而終。”
“所以,臣願意一死,以平眾怒。”
“隻是臣雖生於太原,但卻名起於江河之間,因此臣隻求臣死後,用一竹筏,將臣之屍體放其上,讓臣沿著江河,再看看這吳國的秀麗江山。”
瞧著王行之如此大義凜然,慷慨赴死,段譽眼眶一紅,對王行之更是佩服。
不過,他也清楚,現在吳國的局勢怕已經緊繃到了極點,王行之不死,士族恐怕會直接反叛。
因此,他再有再多同情,也沒法改變。
“愛卿,孤允了。”
慕容複雙目通紅,咬著牙說道。
對於王行之,他可是十分認同,因為王行之跟隨他之後,根本就不結黨營私,是真正的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