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匪不再遲疑,當即上山。
曆時半年之久,縹緲峰的布防重建,終於完成。
縹緲峰,可以理解為一座子母峰。
子峰囊括十八大天險,而母峰便是縹緲峰本體。
縹緲峰坐落於天山群山之中,周圍皆是陡崖峭壁,唯有一座接天橋,連接著縹緲峰與外界。
縹緲峰最高處,是天山童姥現在的住處。
當年天山童姥征調數千人力,硬生生在縹緲峰山腰處開出平地,靈鷲宮便坐落於此。
時過境遷,如今的靈鷲宮,已經改名星河堂,成為逍遙派的樞紐。
在靈鷲宮西南側,是外五堂的核心堂口天樞堂所在之處。
而縹緲洞天,原本是山腰中一處隱秘洞穴,位於靈鷲宮東北方向,這裡存放逍遙派核心功法秘籍。
逍遙閣新建於縹緲洞天西側,與之相近。
整座逍遙閣共九層,最下麵三層存在星象卦卜、建築醫術、史書典籍等,中間三層存在搜集而來的天下武學,以外功為主。
第七層存放內功心法,第八、九層則是神兵閣。
星曜堂與逍遙閣如同雙子星般,緊緊拱衛著縹緲洞天。
逍遙派最核心的十三太保,便住在星耀堂。
靈鷲宮一左一右,分彆是山字營與風字營,如今又要再添一個燕字營。
縹緲峰上最為關鍵的要地,當屬與接天橋相連的仙愁門,如今改成天宮,由九天九部中實力最強,也是葉匪最信任的陽天部把守。
接天橋往下,分布著十七道天險,六部各守三道天險,形成固若金湯的防禦體係。
山下便是山門處,原名斷魂崖,如今建起城樓,為圖省事,葉匪直接命名為斷魂樓,就這麼簡單。
與縹緲峰相隔百裡處,有座山峰名為天策神峰,外五堂中的天機堂坐落於此。
七殺堂因副堂主秦開被派往昆侖山,堂主區飛揚跟隨葉匪前往遼國,是以七殺堂一百多號人暫時駐紮在天策神峰。
以此峰又向外擴張數百裡,貪狼堂與破軍堂,如同兩把尖刀,前者自西南,後者自東南,雙雙向外強勢擴張。
而星宿堂居無定所,其下弟子更是神出鬼沒,連葉匪也不清楚摘星子將堂口設在了何處。
現在葉匪所在之處,是唯一沒有介紹的地方。
原來的銅雀小築。
因此地幽靜,原本是天山童姥居住之處,後來為方便管理靈鷲宮,天山童姥搬到了靈鷲宮。
這座小院,便成了葉匪的住處。
如今已經麵目全非,早已煥然一新。
最先入目便是一座朱漆大門,推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影壁,上刻鬆鶴延年圖。
繞過影壁,開闊的前院呈現在眼前,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串聯起各個角落。
前院中央,清池如鏡,至於裡麵有沒有魚,已經結冰,尚且看不出來。
池邊假山形態萬千,東側則是一座八角亭,琉璃瓦閃耀,內置石板石凳。
順著小徑,便來到正房會客廳。
廳內高大的雕花屏風將空間巧妙分離,正前方還掛著一座水墨江山萬裡圖,
卷首霧海蒼茫,中部山脈連綿、懸崖曲折,卷尾大海茫茫,天水共一色。
用筆淡、濃、重墨交迭,豪放中略帶婉約,山石斧劈,皴法勁挺,氣勢極為雄偉。
這畫工,葉匪自然比不上,他特意湊上前去看了看,喲嗬,落款竟然是吳領軍。
函穀八友各有所長,如馮阿三一般,吳領軍對自己的水墨丹青,同樣相當自信。
自信到不經過葉大掌門同意就掛在葉匪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