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諸侯,聯軍本陣。
公孫瓚所部。
“伯圭兄,今各路諸侯聚伐董賊,諸公精銳儘出,且都攜上將軍而來,可為何兄長卻不帶子龍與白馬義從呢?”劉備坐在公孫瓚下席,揣著明白裝糊塗。
以他的腦筋,如何不能想到公孫瓚的真實目的?
隻是不敢相信,他不敢相信自己一向敬重交好的兄長好友,在麵對扶漢伐董一事上,也會有所保留。
此時的劉備,滿心皆是漢室江山,他的理想很明確,隻想做那扶大廈將傾之人,以賢名垂千古。
“唉!玄德賢弟!非是為兄有意藏拙!”
“一來,我軍若是傾巢而出,那胡人必定趁機作亂,可若留下白馬義從,異族便不敢妄動!此舉乃護我幽州百姓之措!試問,伐賊固然重大,但又怎能棄百姓於不故呢?”
“二來,出發之前,為兄本意帶上子龍,讓他也能趁此多多豐富大戰閱曆,可卻是他主動拒絕了,說暫時還不想加入中原紛爭,隻想在白馬義從中驅虜逐寇。”
“至於賢弟所說的另一則,眾諸侯精銳儘出?為兄看是未必吧!就說咱們得盟主袁本初,他在渤海時招攬了兩員猛將,奉為上將軍!號稱河北雙雄,雙雄合擊之,可為天下絕頂!”
“咱們現在可是來會盟了,但賢弟可曾見到名噪一時的顏良文醜?沒有吧!”
“眾諸侯明麵上是精銳儘出,這背地裡,誰又知誰在留著底牌呢?”
“如此說來,賢弟可能明白為兄無奈之處?非是為兄不儘心儘力,實在是有頗多掣肘啊!”公孫瓚搖了搖頭,一臉的無可奈何,他素知自己這個賢弟的心思與初衷。
若是不好好解釋一番,恐日後心生嫌隙。
劉備與公孫瓚關係一向和睦,見其麵上真誠坦然,也不禁慚愧道:“是備誤會兄長了。”
“誒!哪裡的話!賢弟乃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有扶漢之誌是應該的,且不說賢弟你,為兄身為漢臣,豈又不想全力為之?”公孫瓚用拳頭頂了頂劉備的胸膛安慰道。
“賢弟啊,你那兩個結義兄弟,如何了?我觀之會盟之後,似有不滿?”
劉備苦笑道:“這……實在不好言明。”
“既不方便說,那就罷了!不過為兄可得提醒你,若你們兄弟三人想在天下人眼前打出來名堂,這次就是絕好的時機,萬萬不能錯過!十八路諸侯在前,麵對的又是天下共敵西涼軍,不知有多少人會因此一戰成名!”
“機會有時來的突然,去的也突然,一定要好好把握!但無論如何,在這會盟之地,都有為兄給你兜底,儘管放手去做!”公孫瓚帶著淡淡笑意,輕輕拍了拍劉備的肩頭。
“報!稟主公!袁盟主請您與麾下將軍前往中軍大帳議事!”有守衛通稟。
“哦?僅有我們?”公孫瓚問道。
營門守衛回道:“各路諸侯都去了!”
“好!本將軍知道了!”
……
孫堅所部。
“主公!這袁術欺我軍太甚!我軍先前作為聯軍先鋒出戰卻吃了苦頭,導致糧草被焚,而今袁術作為副盟主調度全軍上百萬石糧草,竟還兀自推脫!”
“現在咱們沒了糧草,接下來還如何應戰?!這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嗎!”老將黃蓋氣憤不已的叫嚷著,將腰間寶劍‘噌’的拔出,狠狠的擲在地上!
自從昨夜失了一陣,再到今日,他已經去找了袁術三次,三次都被推脫了回來!
嘴上一直說著糧草馬上就到,可就是不見運糧官的蹤跡!
再馬上馬上,就要馬到明年去了!
“嗯?袁公路這廝竟如此不顧大局?與他兄長袁紹比起來,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孫堅麵無表情的埋汰一句。
此時黃蓋又火上澆油道:“主公!你可知剛剛末將去時,那袁術說了什麼?他說敗仗是我們自己打的,誰叫我們輕敵?怨不得彆人頭上!糧草會有的,等著就是!”
“可咱們都已經等了大半天了!營中將士馬上就要吃不上飯了!”
孫堅虎目中精光爆閃,威武之軀猛然站起,抽出腰間古錠刀,冷聲道:“我孫文台本與董卓並無仇怨,本可不涉足此事,卻還是響應號召而來,擔任先鋒大將,為此還折了大榮的性命!”
“袁家四世三公、名門望族、門生故吏遍天下!就是這麼做事的?!”
“程普、黃蓋!隨本將軍去找袁術!我倒要看看,袁公路究竟給不給一個說法!”
程普與黃蓋對視一眼,氣勢洶洶道:“諾!定要討個說法!”
“父親!孩兒也要去!”一旁的孫策同樣看不下去了,他的性子本就隨了父親,剛烈暴躁,眼中揉不得沙子。
孫堅虎目中難得一抹柔色,親切道:“策兒,昨夜你奮勇一戰,與那華雄鬥的難舍難分,今天不宜出麵,在營中好好休養,其他的事,自有為父和你幾位叔叔去處理!”
“可是……”
“聽話!”
“好吧,謹尊父親之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