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內郡之西,有一大縣坐落於此。
若是提及此地,隻怕人們腦海中出現的第一道身影,隻會是當今天下驍名最響、且食邑此地的溫侯呂布。
溫縣,河內郡少有的富庶之地,且幾乎未受戰火侵襲。
這一切大都要歸功於立足河內、紮根溫縣百餘年之久的河內司馬氏。
河內司馬氏起源於秦末殷王司馬卬八世孫。
自漢安帝時期任征西將軍的司馬鈞始,司馬鈞生司馬量,官至豫章太守。
司馬量生司馬儁,官至潁川太守。
司馬儁生司馬防,曆任洛陽令、京兆尹,年老後轉拜騎都尉,養誌閭巷,闔門自守。
河內司馬氏的前幾代家主都殫精竭慮的經略門第,逐漸將司馬氏打造成了世家門閥,在河內名望極盛,甚至常有賢名遠揚。
可以說天底下,但凡是個讀書人或官宦子弟,皆對河內司馬氏大致有所了解。
雖如今,司馬氏最望之長者——司馬防公已經年老體衰,但他的幾個兒子卻個個不同凡響,年紀輕輕就展現出極為不凡的才氣,皆有神童之稱。
但最賢最長者,還屬號稱君子潤如玉的司馬氏長子——司馬朗。
司馬朗年方十九,身長八尺,身材瘦削,麵容白淨俊朗,任誰見了都得感慨一句好一位俊哥兒!
隻是那留著的兩抹顏色尚淺的八字胡,與其本來的帥氣容貌稍顯得格格不入。
“二弟!這會兒先生正在教書,你又要逃往哪裡去!”
司馬家宅邸,剛外出交友回來的司馬朗,一進家門,就看到有一鬼祟身影正弓著身子悄悄朝著牆角飛速跑去,眼看著就是想翻牆離開家門。
如今老父司馬防年邁,許多事情有心無力,作為長子,司馬朗也是極其懂得為其父分憂,很早就擔起了一家之主的責任。
他對自己幾個弟弟的性子,那更是了解的不行。
僅僅是個一閃而過的背影,他就知道這想翻牆逃跑,不想讀書的少年,正是他最貪玩的二弟司馬懿。
“啊?!”那鬼祟身影聽聞有人在後方呼喊,腳下一個趔趄險些絆倒。
少年驚呼一聲,轉過身子,就看到黑著臉走來的大哥司馬朗,頓時撓了撓頭,眼神四處亂飄道:“咳……長兄……你不是出門訪友了嗎?”
“是啊!訪友!再訪一會兒,你小子八成就鑽到城西王寡婦家門口了!和上次一樣,為了偷看彆人洗澡,把彆人窗戶捅了好幾個窟窿!”
“那路過的鄰裡,都被你小子帶著趴在窗戶上看,王寡婦險些就羞得要懸梁自儘了!”司馬朗沒好氣的瞪了眼被斥的麵紅耳赤的司馬懿,道:
“仲達,如今父親年邁,為兄不在家時,你便要擔起責任來,給弟弟們做個好的榜樣!整日這般貪玩怎麼能行呢?”
司馬朗正欲再訓斥幾句這頑劣卻天賦驚人的二弟。
忽然,一陣隱隱的、不同於尋常商旅的喧囂聲從溫縣城外方向傳來。
那聲音低沉、綿密,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肅殺與沉重,仿佛大地在輕微震顫。
“咦?”司馬朗和司馬懿同時被這異響吸引,停下了兄弟間的“交鋒”。
司馬朗眉頭微蹙,快步登上家中靠近街道一側的矮牆眺望。
隻見溫縣城門方向,雖未見兵戈,卻有一支龐大得令人心驚的隊伍正緩緩行過。
隊伍中的人衣衫混雜,有粗布麻衣的農夫,也有穿著破爛皮甲的漢子,隊伍中夾雜著大量騾馬車輛,裝載著看似糧秣輜重的東西,但那股子剽悍之氣,以及隊伍行進間隱隱透出的紀律性,絕非普通流民可比。
“規模如此浩大的匪軍,莫非是黑山軍!”司馬朗心中一凜。
盤踞太行、縱橫河內冀州的黑山賊寇,其名頭他自然知曉。
這支兵馬數量怕不下數萬,竟如此大搖大擺地出現在溫縣附近?河內郡的守軍呢?他立刻意識到事態嚴重,這絕非尋常流寇過境。
“仲達,立刻回家,緊閉門戶,約束弟弟們不得外出!我去看看情況!”司馬朗麵色凝重地吩咐完,也顧不上司馬懿的反應,匆匆整理了一下衣冠,便向城門方向趕去。
作為司馬家的長子,他必須了解這支軍隊的動向,以判斷對溫縣、對家族可能帶來的影響。
溫縣城外,氣氛壓抑。黑山軍的隊伍並未入城,而是在城外一處開闊地暫時歇腳。
許多溫縣的百姓和士紳都遠遠觀望,指指點點,臉上帶著驚懼與好奇。
司馬朗擠在人群中,目光銳利地搜索著這支隊伍的核心人物。
很快,他注意到了幾個與眾不同的人。
隊伍中央,有一輛稍顯簡樸但被嚴密保護的馬車,車簾緊閉,看不清內裡人物。
車旁,一位身著素色勁裝、眉宇間帶著英氣與一絲悲憫的年輕女子騎在馬上,她氣質獨特,額纏黃色絲帶,雖在賊寇之中,卻隱隱有超然之感,周圍一些看似頭領的剽悍漢子對她態度頗為恭敬。
“莫非是傳聞中的黃巾聖女張寧?”司馬朗心中猜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在女子不遠處,則是一位身著半舊官袍、麵容冷峻、眼神銳利如鷹的青年。
他身形挺拔,即使身處賊窩,也竭力維持著一種屬於朝廷官員的威儀,正在與幾個黑山軍頭領模樣的人低聲交談,似乎在協調著什麼。
此人氣質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立刻引起了司馬朗的注意。
“此人…倒像個官身,怎會與黑山賊同行?”司馬朗心中疑惑更深。他略一沉吟,整了整衣冠,分開人群,徑直向那身著官袍的青年人走去。
他身為河內望族司馬氏的長公子,這份身份在此刻便是最好的通行證。
“在下河內司馬朗,敢問仁兄尊姓大名?觀兄形貌氣度,非是池中之物,緣何與黑山豪傑同行至此?”司馬朗拱手施禮,聲音清朗,不卑不亢。
那冷峻青年聞聲轉過頭,銳利的目光如同實質般掃過司馬朗,帶著審視的意味。
當聽到“河內司馬朗”幾個字時,他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和不易察覺的重視。
“原來是司馬公之子,幸會。”青年回了一禮,聲音低沉而有力,“在下滿寵,字伯寧,山陽昌邑人,前為高平代理縣令。”
“滿伯寧?”司馬朗心中一驚。
他聽說過滿寵,以執法嚴峻、不畏權貴著稱,是個有名的酷吏能臣,曾經在昌邑隻身斥退近萬作亂賊寇,讓賊首竟主動認錯,表示不敢再犯。
可以說年紀輕輕便已名聲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