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台這座城市失聯了多日,徹底被大秦掌控。
中央的幕府將軍意識到了不對勁,立刻派人查看。
很快,查看的人也失去了消息。
這樣的結果隻有一個可能“仙台已經淪陷”。
德川秀忠立刻派秋田實季,南部利直,戶澤政盛,上杉景勝等大名出兵鎮壓。
不過德川秀忠並沒有親自出兵,依舊坐鎮江戶,掌控全局。
對於德川秀忠的調派,手下的大名暗流湧動。
自德川家康死後他們便有些不安分了。
都是戰國活下的人,心思都與伊達政宗類似。
但同樣的他們自身也與伊達政宗類似。
目光實在是短淺,能力也不強,非是能統一天下之人。
對於北部勢力來說,對方能打敗伊達政宗,實力定然不凡,誰也不想當出頭鳥。
在這這心思之下,集結兵力的時間被拖長,這給了大秦機會。
耗時八天,在將伊達政宗的領地拿下之後,韓信集結兵力攻打最上義光。
蒙恬與陳武拖延北下的援兵。
王翦帶隊與南下的上杉景勝對峙,但上杉景勝一直在防禦,從沒有主動進攻。
最上義光的實力並不強,韓信,劉邦兩人5天之後拿下了最上義光。
自此北部7個大名與中原南部隔離,宛如一個獨立的國家。
7個大名很快就意識到了事情的不妙,他們已經被包圍了,無法再得到幕府的支援。
他們慌亂了起來,開始集結兵力,想要突出重圍。
北部大名湊出29萬的兵力,而蒙恬的兵力則是33萬,雙方實力根本不對等。
蒙恬采取的戰略也並非強攻,而是將北部勢力困在北部,與幕府勢力斷開聯係。
他與匈奴對戰了多年,自然很懂防禦。
同樣的蒙恬也在匈奴的身上學習了許多。
蒙恬時不時派兵騷擾對方,阻止北部勢力安穩發育。
韓信在解決最上義光之後,立刻將矛頭直指上杉景勝。
但同時德川秀忠也已經派兵增援。
德川秀忠增援被上杉景勝派往前線城池與大秦對峙。
韓信召開關於征伐上杉景勝的會議。
通過現代的書籍,韓信找到了日本對應時間的曆史。
“上杉景勝是豐臣秀吉時期的“五大老”,輔佐幼主秀賴,參與關原之戰。”
“關原之戰戰敗,領地遭遇削減,如今時日無多,隻想安度晚年。”
韓信對上杉景勝進行概括,隨後又說道:“但這隻是表麵。”
“上杉景勝的策略是‘存續優先於榮譽’,選擇了臣服於德川家康,但他背後是隱忍與不甘。”
“米澤藩在江戶初期保持低調,卻暗中積蓄實力,如強化農業、整頓軍備,顯示他‘並未放棄家族複興的希望’。”
“他與德川有著極強的矛盾。德川家康要求上杉家頻繁參與土木工程,消耗其財力,上杉景勝隻能被動服從,這種屈辱無疑加深了他的不甘……”
各個武將發表自己的意見,提供自己的辦法。
最後再由韓信總結。
“總的來講,他更傾向於保全家族,非意氣用事在於利益。我們要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他的性格,減少對大秦的消耗。”
“諸位,我們的目標是讓他臣服於大秦,最低要求是與我們簽訂合約。”韓信做出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之後再將他哢嚓掉。”
“彩!”
半日之後,王翦與周勃的74個團來到上杉景勝的領地之內。
大軍並沒有攻伐城池,利用青銅門的暴兵能力,大秦的大軍直接來到了米澤城之外,兵臨城下。
風燭殘年的上杉景勝拄著拐杖從米澤城中走出,旁邊站著的是他的子嗣上杉定勝。
“沒有一點消息?他們是怎麼來到這裡的?”
上杉景勝手上攥著一張紙,這張紙很是沉重,隻要東瀛人看了就會血脈噴張。
由東瀛人打造的人皮紙,上麵是大秦書寫的督促他投降的公告。
像這種公告大秦向上杉景勝的領地發了1萬多張。
上杉景勝的身前有著不少近些日集結的士兵。
這些士兵組成一條戰線與大秦的士兵對峙。
瓶境巔峰的上杉景勝看著對麵的大軍,他心中暗歎一口氣,已經知道了對方想要乾什麼。
陳武驅使黑色的駿馬來到了他們的麵前。
士兵組成的戰線將他擋在了外麵。
“讓我出去。”上杉景勝對著上杉定勝說道。
“主君大人,我陪你一起。”
上杉景勝瞪了他一眼,“不能。”
上杉定勝在這種威嚴之下有些哆嗦,但還是說道:“父上,務必讓我陪你一起,哪怕我會死。”
“唉。”上杉景勝歎氣。
前方士兵組成的兵線露出一條道,上杉景勝與上杉定勝走出。
上杉景勝用日語說道:“見過,大秦殿。”
一道聲音出現,兩人注視而去。
之前被士兵擋住視線,這時他們才發現,陳武的黑馬上綁著一個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是一個東瀛人。
他被綁在馬上有些痛苦。
他掌握了大秦語言,充當陳武的翻譯。
陳武的高傲讓他不屑於掌握東瀛語言,“大秦殿?嗬嗬,我大秦隻比你稍高了一點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