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
聽到趙匡胤語重心長的話語,趙煦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趙高李斯聯合矯詔害死了扶蘇,可始皇帝卻依舊能容對方,而自己則因為少年時期的憎惡對於守舊派趕儘殺絕,這樣一對比的話,高下立判。
念及此處,趙煦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道:“太祖,今日您之所言著實給了我不少的啟發和頓悟。”
說著,趙煦恭恭敬敬的對著趙匡胤行了一個大禮。
“起來吧,好歹也是我大宋的後繼之君,以後彆動不動就下跪了。”扶起趙煦,趙匡胤滿意的點了點頭。
對方雖然年輕,但好在其品質難能可貴,對於這樣的大宋君王,他實在是挑不出什麼毛病。
幾人說話之間,天色也不知不覺的暗了下來。
見狀,趙煦看向江塵道:“先生,今日的教誨我已記下,不過此刻天色已晚,我也該回去了。”
“待我改日登門造訪,必然給先生帶來厚禮。”
聞言,江塵撓頭道:“你這麼快就要走了?不留下來吃個飯什麼?”
看著江塵,趙煦搖頭一笑道:“先生你有所不知,我本以為自己要死了,所以便下令放了遼國的使臣。”
“如今既然安然無恙,我覺得乾脆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抓回來比較好!”
說著,趙煦解釋道:“既然要跟遼國開戰,我也不想把這些人放回去繼續跟我作對,能減少一些敵人便減少一些敵人吧!”
聽到趙煦的話,江塵點頭道:“那也行,不過你稍等一下,我去把新手大禮包給你拿過來!”
“新手大禮包?”
趙煦一呆,看著江塵離去的背影,他疑惑道:“太祖,先生說的是什麼意思?”
看著趙煦有些稚嫩的麵孔,趙匡胤微微一笑,解釋道:“就是現代的資料典籍以及糧食種子之類的。”
“你把糧食種子帶回去好好培育,相信很快大宋就不會再缺糧食了。”
聽聞此言,趙煦麵色一喜,若是糧食不缺的話,那大宋在軍費上的開銷將會少上數倍,這樣他也能有更多的資金來發展國內了。
“太祖,我馬上要走了,不知道您是否還有什麼事情需要交代?”
“事情…我想想…”
趙匡胤聞言眉頭一皺,沉聲道:“你不說我差點忘了一個重要的事情。”
“文武的地位!”
“哦?”聽到趙匡胤的話,胤禛的眼中精芒一閃。
文武的地位,這句話很有意思。
終宋一朝,那是文人的盛世,而武將不過是文人筆下的跳梁小醜罷了。
試問連樞密院這樣的軍事機構都是文官在坐鎮,那朝堂上其他的重要官職就更不用說了。
看著趙匡胤和趙煦二人,胤禛好奇的豎起了耳朵,他倒是想聽聽二人準備怎麼處理這件事情。
另一邊,在聽出趙匡胤話中的不滿後,趙煦顯然也意識到了什麼,苦笑道:“太祖,此事我也是深有體會啊!”
他幾次對外的戰爭中,文官不斷獲得升遷,而武將的待遇則是原地打轉,簡直是離譜至極!
最關鍵的事情是,這玩意還是按照大宋的律令來執行的,他要是敢輕舉妄動,保不齊就被文人給集體衝了。
輕則退位讓賢,重則身首異處。
“看我乾嘛?關我什麼事情?”
注意到趙煦的眼神,趙匡胤沒好氣道:“我當初是為了避免武人犯禁,你們也不知道改一改?”
“改?”
趙煦聞言苦笑一聲道:“太祖,此事從您就定下了調子,我怎麼改啊?”
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文人的體係早已經壯大,從朝堂到地方上,武將永遠是卑微的一方。
朝堂上,文人站的是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