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馭軍隊就像馴服野獸,要恩威並施。
容北書唱過紅臉,逼他們順服。
那麼在何燁下台之後,墨玖安就要向那些歸順的人施恩,萬不可牽連他們。
朝貢最後一日,烏氏嫡子烏靖蕭於群臣麵前揭發何燁貪汙軍餉,著實給了謝氏等人一個措手不及。
比起烏靖蕭擁有何燁貪汙的證據,令文武百官最為震驚的,是他公然宣布證據的由來。
揭發何燁貪汙軍餉,原本就是烏靖蕭這個兵部侍郎的分內之事。
可是,他曾主動向墨玖安贈出烏氏珍寶龍骨鳴鏑,於秋獵場上救下墨玖安。
眼下,他在文武百官麵前,不顧自己烏氏嫡子的身份,竟主動說出證據是由墨玖安提供。
這些線索結合起來,眾臣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烏靖蕭是公主的人。
烏氏百年將門,對墨氏江山的忠心刻在骨子裡,代代相傳。
烏氏二十萬鐵騎都在邊關鎮守大鄿邊疆。
不像何燁在南疆逍遙快活,烏氏絕大部分兵力都在北塞苦寒之地,烏氏家主烏昊風和他四個兒子也都常年待在邊境。
隻有這一個最小的兒子和一眾女眷留在京城。
烏氏從不涉黨爭,當年盛元帝爭位時,烏氏都是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烏氏不涉黨爭這件事,已經變成眾人堅信不疑的事實,然而今日,被烏靖蕭親自打破。
這不僅是對朝中各個黨派的重擊,更是讓盛元帝陷入了深思。
眾臣認為,太子和三皇子都未能拉攏的烏靖蕭,最終,栽在了女人手裡。
謝氏必須想辦法轉移何燁貪汙的餉銀,畢竟貪汙軍餉這種事總得先調查核實,隻要在這個過程中給刑部和兵部增加點難度,就有機會保住大部分資金。
同時,謝氏絕不會放過任何一絲反咬的機會。
何燁已經折了,那麼東宮和三皇子那邊,自然會想儘辦法證明烏氏結黨營私,激起皇帝對烏氏的猜忌。
今日的朝貢,容北書並不在,隻有容長洲替公主的陣營主持大局,看準時機出麵,好幾次都懟得謝氏的人咬牙切齒。
一時間,場麵十分混亂,烏靖蕭也成了眾矢之的,各個黨派各執一詞。
盛元帝本想讓兩國使臣先退下,不曾想南驪小公主突然開口,讓大殿的喧囂聲戛然而止。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南驪小公主身上,見她走到中間,朝盛元帝彎腰行禮,然後,提交了一份何燁私通南驪大將軍的證據。
這下,朝中眾人先是集體陷入怔愣之中,回過神之後,開始背脊發涼。
烏靖蕭和南驪小公主前後腳揭發何燁的罪行,是個人都能看明白局勢,以及這一切背後到底是誰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