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誌偉像是突然驚醒,猛地坐直身體,手忙腳亂地合上賬本:\"回來了?飯在鍋裡熱著...\"。
張玲沒急著去廚房,而是坐到丈夫身邊。
她太了解這個男人了——緊鎖的眉頭,無意識咬著的下唇,還有那不停敲擊沙發扶手的手指,都在告訴她出大事了。
\"局裡...賬目有問題?\",張玲試探著問,手不自覺地摸向口袋裡的紙條。
陳誌偉的肩膀垮了下來,整個人像被抽走了脊梁骨。
他摘下眼鏡,用力揉了揉發紅的眼睛:\"不是有問題,是有大問題\"。
他抓起茶幾上的計算器,按下一串數字,然後把屏幕轉向妻子:\"三千二百六十七萬,這是目前能查實的虧空\"。
張玲倒吸一口冷氣。
這個數字超出了她的理解範圍,要知道即便是棉紡廠最好的年頭,全廠年利潤也不過五十多萬。
\"怎麼會...這麼多?\",她的聲音發顫。
\"曆年累積的\",陳誌偉的聲音乾澀得像砂紙摩擦。
\"王國慶搞的那些政績工程,江邊大道、開發區、政府廣場...全是靠貸款和挪用專項資金撐起來的\"。
他翻開賬本,指著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數字:\"你看這裡,去年教育經費被挪用了四百萬”。
“這裡,省裡下撥的扶貧款有二百三十萬不知去向”。
“還有這裡...\"。
張玲看著那些天書般的數字,突然想起廠裡那些隻能領基本工資的工友,想起老李師傅舍不得買的關節炎藥,想起小趙要養幾個弟弟妹妹...
這些冰冷的數字背後,是多少個家庭的生計啊!
\"那...怎麼辦?\",張玲輕聲問道,手指無意識地絞著衣角。
陳誌偉苦笑一聲,又點上一支煙:\"能怎麼辦?拆東牆補西牆唄”。
“今天衛生局來要防疫經費,我給搪塞過去了”。
“明天教育局該來要校舍維修款了...\"。
煙霧繚繞中,陳誌偉的臉顯得格外憔悴。
短短幾天,這個新任財政局長就像老了十歲,眼角的皺紋更深了,鬢角的白發也更明顯了。
張玲默默起身,從廚房端出還溫著的飯菜——一碟青椒炒肉,一碗絲瓜湯,還有兩個饅頭。
簡單得不像個\"財政局長\"家的晚餐。
\"先吃飯吧\",張玲把筷子塞進陳誌偉手裡。
\"我今天...也有事跟你說\"。
陳誌偉機械地扒拉著飯菜,食不知味。
直到張玲掏出那張皺巴巴的紙條,陳誌偉才猛地抬起頭:\"這是?\"。
\"棉紡廠的補貼款,三十六萬\",張玲歎了口氣。
\"廠長說,再不發錢,下個月連電費都交不起了\"。
陳誌偉的手抖了一下,筷子掉在桌上。
他當然知道這筆錢,那是年初就該撥付的國企改革專項資金,早被王國慶挪用到江邊大道項目上了。
\"老陳\"。
張玲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廠裡的工友們...都很難”。
“老李的藥斷了半個月了,小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