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康站起身,走到那張貼滿便簽的地圖前。
\"紅標是爛尾工程,藍標是拖欠款項超過百萬的單位,黃標是...\"。
他的手指在棉紡廠的位置重重一點:\"像這樣連工人工資都快發不出來的國企,你愛人就在這兒上班,對嗎?\"。
陳誌偉的後背瞬間濕透。
李達康不僅清楚財政問題,連他家的情況都了如指掌。
這個年輕的縣長遠比表麵看起來的更可怕。
\"是...\",陳誌偉聲音發顫。
\"廠裡連端午福利都發不出了,工人們...\"。
\"三百二十七名在崗職工,加上一百多退休工人,背後就是四百多個家庭\"。
李達康準確報出數字,轉身直視陳誌偉。
\"誌偉同誌,你知道我最擔心什麼嗎?\"。
陳誌偉搖頭,喉嚨發緊。
\"不是這些數字\"。
李達康敲了敲賬本:\"而是數字背後的人心”。
一些國企的工人領不到工資,學校的孩子們在漏雨的教室裡上課,醫院的病人用不上好藥...這些才是會動搖執政根基的大事!\"
陽光透過窗簾照進來,在李達康輪廓分明的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這一刻,陳誌偉恍惚看到了不同於其他官員的東西——一種近乎執著的責任感。
\"縣長,那我們現在...\"。
陳誌偉剛開口,辦公室門就被輕輕叩響。
劉學斌探頭進來:\"縣長,八點半的縣政府常務會議...?\"。
\"推遲半小時,另外你通知一下,讓縣企業辦的章林生列席\",李達康不容置疑地說道。
然後轉向陳誌偉,\"你繼續說\"。
陳誌偉深吸一口氣,將連夜整理的資料一一攤開:\"縣長,我初步想了幾個方案。一是壓縮各單位的辦公經費,能省一點是一點;二是追繳部分單位曆年欠款;三是...\"。
李達康突然抬手製止他,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誌偉同誌,你聽說過"盤活存量資產"嗎?\"。
陳誌偉一愣。
這個術語他在財政培訓課上聽過,但關安這種窮縣,哪有什麼存量資產可盤活?
李達康走到辦公桌前,從抽屜裡取出一份文件遞給他:\"看看這個\"。
文件標題是《關安縣國有資產清查報告》,日期是一個月前。
陳誌偉快速瀏覽著,眼睛越瞪越大——原來關安縣雖然財政窮得叮當響,但名下的房產、土地、林權等固定資產卻相當可觀!
光是縣城中心的幾處閒置辦公樓,估值就超過兩百萬。
\"這些...都能變現?\",陳誌偉疑惑道。
\"不僅能變現,還能創造價值\",李達康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我初步設想,對閒置資產進行分類處置:優質資產通過招拍掛引入社會資本;一般資產可以出租或入股;確實無用的才考慮變賣\"。
陳誌偉聽得入神,突然意識到眼前這個年輕縣長絕非等閒之輩。
李達康早就看到了他沒看到的東西——解決問題的鑰匙不在節流,而在開源。
\"當然\",李達康話鋒一轉,\"這需要縣委常委會支持,王書記那邊...\"。
他故意沒說完,但陳誌偉心領神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