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光鮮亮麗的江邊大道形成鮮明對比,這裡的樓房外牆斑駁,樓道裡堆滿雜物。
幾個衣衫陳舊的孩子在空地上追逐打鬨,看到車隊駛來,紛紛停下好奇張望。
慰問地點設在廠區的小會議室。
五名\"困難職工代表\"早已等候多時,看到領導們進來,拘謹地站起身。
毛建行親切地與每位代表握手,詢問生活情況。
前四位代表都按照劇本說著感謝政府關懷的話,卻不想輪到最後一位時,意外發生了。
那是個四十出頭的中年男子,穿著洗得發白的工作服,一握住毛建行的手就紅了眼眶:\"領導,我...我們實在撐不下去了啊!\"。
他突然哽咽,聲音顫抖。
\"廠裡已經四個月沒發工資了,孩子學費都是借的...我...\"。
會議室裡的空氣瞬間凝固,毛建行的笑容僵在臉上。
李達康目光如電,迅速掃過在場幾位\"代表\"。
他注意到,真正老機械廠的工人都在往後縮,而發言的這位\"代表\"指甲乾淨整齊,虎口沒有老繭,根本不像一線工人。
\"怎麼回事?\"。
毛建行聲音陡然提高,轉向王國慶。
\"國慶同誌,連國企職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都做不到?這就是你們關安縣的工作水平?\"。
王國慶反應極快,立刻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毛書記批評得對,這件事我有責任...\"。
\"先彆急著檢討!\"。
毛建行揮手打斷,目光銳利地掃視在場的關安縣領導。
\"這項工作是誰具體負責的?\"。
會議室裡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覺地飄向李達康。
王國慶歎了口氣,語氣沉重:\"目前縣裡的國企改製工作,是由縣長李達康同誌牽頭負責的\"。
毛建行這才將目光轉向李達康,眼神中的溫度驟降:\"達康同誌,解釋一下?\"。
李達康心裡冷笑,他太清楚這場戲的套路了。
王國慶故意選擇機械廠這個改製最困難的點,又提前安排好了一位\"演員\"。
而毛建行,不過是借題發揮罷了。
\"毛書記\",李達康聲音平穩。
\"機械廠的情況確實比較特殊,我們正在推進改製方案,但涉及到六百多名職工安置和兩百萬的銀行債務問題,需要慎重...\"。
\"特殊?\",毛建行冷笑一聲,打斷李達康的解釋。
\"工人們連飯都吃不上,這就是你們的慎重?”。
“全國那麼多國企都在改製,怎麼偏偏你們關安就改不動?\"。
李達康暗自咬牙。
全國那麼多國企發不出工資,又不是他們關安縣獨有的,這是曆史遺留問題。
但此刻,他不能辯解。
毛建行要的不是解釋,而是一個發泄不滿的靶子。
\"毛書記批評得對\",李達康深吸一口氣。
\"是我工作沒做好\"。
\"不是我沒做好,是我們沒做好\"。
王國慶突然插話,一臉沉痛。
\"作為縣委書記,我負主要責任\"。
毛建行臉色稍霽:\"國慶同誌有這個態度很好,但具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