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郭振華能提出第三方人選,哪怕是為了平衡各方勢力而推舉的新人選,至少能給王國慶一個體麵的交代。
\"不是我不儘力,實在是形勢比人強\"。
毛建行甚至暗自盤算,若真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麵,他寧願退而求其次支持郭振華提出的人選,也強過現在這樣一敗塗地。
郭振華察覺到毛建行投來的求助目光,嘴角不由得浮現出一絲玩味的笑意。
這位平日裡與市長徐子敬沆瀣一氣的市委副書記,此刻竟會向自己這個政治對手求援,實在是諷刺至極。
\"有意思\",郭振華在心中暗忖。
他想起往日常委會上,毛建行與徐子敬一唱一和給自己製造麻煩的場景。
如今卻因為一個縣委副書記的職位,讓這對政治盟友站在對立麵。
更諷刺的是,走投無路的毛建行居然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這個對手身上。
想到這裡,郭振華不禁對李達康的政治手腕暗自讚歎。
這位年輕的縣長僅用一招\"推薦譚兵\",就成功離間了王國慶與譚兵的合作關係。
更讓兩人背後的靠山——毛建行與劉濤產生了嫌隙。
這種四兩撥千斤的政治智慧,確實令人歎服。
徐子敬的目光也轉向了郭振華,眼中帶著幾分探究。
這位市長很清楚,此刻郭振華的態度將決定最終走向。
隻見郭振華氣定神閒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後緩緩開口說道:\"譚兵同誌確實是最佳人選,由他接任副書記順理成章。\"
他的聲音不疾不徐,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
徐子敬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了然的笑容,這個結果早在他預料之中。
而毛建行則如遭雷擊,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他明白,郭振華這一表態意味著大勢已去。
果然,隨著郭振華一錘定音,他這一派的常委們立即跟進表態。
最終投票結果毫無懸念:十二比一,譚兵以壓倒性優勢勝出。
這也算是創造了市常委會的一項紀錄了。
而毛建行則在這場政治博弈中徹底敗下陣來。
會議室內暗流湧動的權力格局,在這一刻又完成了一次微妙的調整。
郭振華環視會場,滿意地看到局勢正朝著預期的方向發展。
\"接下來,我們討論統戰部長的人選\",他語氣平穩地說道。
話音未落,毛建行便迫不及待地開口:\"我認為趙文超同誌非常合適。\"
他的聲音略顯急促,隨即開始詳細列舉這位縣水利局長的各項優點。
在座常委都注意到,這位向來沉穩的市委副書記今日一反常態,連續兩次率先表態。
毛建行心裡清楚,副書記的位置已經失守,若再拿不下統戰部長一職,那麼他在王國慶麵前將顏麵儘失。
這種窘迫的處境迫使他不得不放下身段,親自下場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