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還未等市長徐子敬有所表示,常務副市長劉濤便搶先發言:\"我認為譚兵同誌更為合適。\"
他清了清嗓子,語氣堅定地開始列舉譚兵的種種優勢:\"譚兵同誌在常務副縣長崗位上表現突出,經濟工作能力過硬,特彆是在上周的四千多萬投資項目引進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有些知道內情的常委明白,劉濤作為譚兵在市委的主要支持者,此刻的表態再正常不過。
自從李達康空降關安縣縣長一職,導致劉濤原本許諾給譚兵的縣長位置落空後,這位常務副市長就一直心懷愧疚。
如今終於有了彌補的機會,他自然要不遺餘力地為譚兵爭取。
雖然從常務副縣長到縣委副書記看似隻是平級調整,但政治意義卻大不相同。
副書記作為縣委三把手,不僅排名靠前,更重要的是獲得了更廣闊的晉升空間。
劉濤心裡盤算得很清楚:先幫譚兵拿下副書記的位置,將來再運作縣長乃至縣委書記的職位,就順理成章多了。
毛建行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目光如刀般刺向劉濤。
作為市長徐子敬的左膀右臂,因為徐子敬的關係,劉濤向來與毛建行保持著若即若離的合作關係。
雖談不上親密無間,卻也相安無事。
可此刻,對方竟公然站出來與自己唱對台戲,這突如其來的變數讓毛建行始料未及。
他攥緊了手中的鋼筆,指節微微發白。
在政治博弈場上浸淫多年的敏銳直覺告訴他,隨著劉濤的強勢介入,這場較量已經分出了勝負。
畢竟在徐子敬的政治天平上,劉濤這個自己一派的常務副市長的分量,遠比他這個形單影隻的市委副書記要重得多。
毛建行嘴角泛起一絲苦澀的笑意,心中已然明了:在這場無聲的較量中,自己注定要成為輸家。
市長徐子敬的目光在劉濤和毛建行之間遊移,心中已然有了決斷。
作為市長,他比誰都清楚政治博弈的分寸。
劉濤不僅是自己在市政府的得力助手,更是自己陣營的核心骨乾。
而毛建行雖然長期與自己保持著合作關係,但終究隻是利益之交。
當兩者利益發生衝突時,孰輕孰重不言而喻。
\"譚兵同誌確實是個合適人選。\"
徐子敬緩緩開口,聲音沉穩有力。
\"他在常務副縣長崗位上積累了豐富經驗,資曆深厚,由他接任副書記更符合乾部任用慣例。\"
這番表態如同一錘定音。
徐子敬派係的常委們立即心領神會,紛紛出言附和。
劉濤緊繃的麵容終於舒展開來,眼中閃過一絲如釋重負的神色。
這場政治博弈的勝利,不僅兌現了他對譚兵的承諾,更鞏固了他在市長派係中的地位。
毛建行的臉色陰晴不定,指節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
他深知,一旦陳正平落選,王國慶精心布局的關安縣人事棋局就會全盤落空。
這意味著縣長李達康將繼續掌控關安縣常委會的話語權。
這個結果讓毛建行如坐針氈,上周王國慶登門拜訪時送來的那幅宋徽宗真跡仿佛還在眼前晃動,這份厚禮如今卻要變成燙手山芋。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端坐主位的市委書記郭振華,眼神中暗含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