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正和殿。
“什麼?!”
“你竟然當街虐殺司徒子弟?!”
“什麼?!”
“司徒烈和宋半槐也被你打了?!”
應半青這是第一次見到當朝皇帝,卻怎麼總覺得這少年皇帝也咋咋呼呼的,和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隻見偌大的殿內,軒轅煜伏於案前,歎道:“你怎麼如此衝動,萬一群臣彈劾,京都勢力反撲,即便是朕也難保你如今官職啊!”
王守庸拍了拍腰間小香爐,問道:“帝師也不行?”
軒轅煜知道王守庸在說什麼,但他看了看王守庸旁邊的應半青,低聲隱晦道:“某些事,是不能叫京都那些人知道的,不能作為籌碼。”
頓了頓,軒轅煜補充道:“且你事情做得太過火,屆時司徒烈發難,朕多少要顧及他的臉麵。”
兩人在這打啞謎,應半青卻一頭霧水,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軒轅煜歎了口氣,放下了案頭青玉鎮紙,桌上濺起的墨汁染汙了繡金龍袍。
“現如今,唯有一個辦法了。”
王守庸問道:“什麼辦法?”
隻聽軒轅煜沉吟片刻,緩緩吐出了兩個字:“削職。”
聽到這個答案,王守庸還沒什麼反應,應半青卻急了。
隻見其連忙上前一步,跪伏在地,大聲道:“陛下,這叫什麼辦法啊!”
“與其這樣,不若我們想個辦法,將事端推到我的身上,給我定個重罪,屆時我叛逃出獄,此事也算了結……”
很顯然應半青腦中思索了半天,也有腹稿,在這個時候一股腦地說了出來。
軒轅煜聞言哭笑不得,道:“你的想法倒是簡單,但你的分量可平息不了司徒烈的怒火。”
“滿京都的人都知道,是王守庸殺的兩人,你頂多隻能算是個從犯,還是最微不足道之輩,試問,能有機會彈劾王守庸,誰會衝著你來?”
應半青愣了,下意識道:“那也不能削職啊……”
軒轅煜擺了擺手,道:“你且聽朕把話說完再說。”
應半青聽著事情還有轉機,於是連忙道:“陛下您說。”
“如今滿朝文武,必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王守庸此遭觸犯的京都律法,簡直多如牛毛,即便有此前功勳相抵,也抵不了司徒家的門楣臉麵。”
“故此,削職,是一定要削的,這一點,你王守庸認否?”
王守庸想了想,西北也沒什麼事情要乾了,於是答道:“削吧,反正……是吧。”
說著,挑了挑眉。
軒轅煜早先便知道了西北平定之事,因此自然懂王守庸的意思。
於是他鬆了一口氣,道:“既然你願意,那此事便好辦,削了你的職,這是第一步,給滿朝文武一個交代,此事便一筆勾銷。”
“往後,便無人可以借此事指摘你。”
王守庸點點頭,若有所思道:“那第二步呢?”
“第二步……你方才說,你斬司徒兩人,乃是在正國運?”
“是,但滿朝文武信不信,我就不知道了。”王守庸點點頭。
“那位怎麼說?”軒轅煜眯了眯眼。
“他說,我乃天啟朝最利的劍,叫我想殺誰,便殺誰,還京都一個朗朗乾坤,國運永柞。”王守庸手指掠過了身側小香爐,輕聲道。
聽到這裡,軒轅煜總算放心了,於是他繼續開口。
“那第二步也好說了,朕會設立一職位,品級不會太高,卻也有些許特權,以便專供你於這京都行正國運之事,待到乾坤已定之後……便開始那件事。”
聽軒轅煜講到那件事了,王守庸的麵容也變得嚴肅了起來。
“行,為了那件事,總該做些準備。”
聽到兩人在打啞謎,應半青是一愣一愣的。
什麼這件事那件事的?
這兩個人在說什麼?
“既已經將你削職處理,便能讓許多人偃旗息鼓,屆時朕將你在西北所為之巨大功勳一說,嗬嗬……”
不知想到了什麼,軒轅煜竟然輕笑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