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我想拜訪對岸朋友而已。”
漁夫退到水深至腰的位置:“打漁船並非客船。”
對方指著包袱:“裡麵是什麼?莫非私通敵軍所得?”
“我喊官府來捉你!”漁夫驚恐求饒,並打開包裹解釋。
對方點點頭:“反正我已經看見了,這便是證據了。”
漁夫幾乎哭訴:“請高抬貴手!不過是憐憫贈予的些許乾糧罷了。”
“現在能載我去南岸嗎?”
哭聲驟止,許久他咬牙點頭,“趁戰還沒開,請上船吧。”
對方作揖致謝,“多謝了。”
忽然,枯黃的蘆葦叢中傳來另一人聲。
“慢!我也要渡河。”
出現的第三個人讓老者更吃驚了,“真是詭異……你們若真是敵人直接過橋不更快捷些。
在一片暮色籠罩下的渭河畔,一位衣著光鮮的商人模樣的客人掏出了一個閃閃發光的金幣,輕鬆地拋向半空。
“這是金子!”漁夫眼尖,盯著那枚金幣在地上滾動,笑容立刻掛上了嘴角。“好啊,載你倆一程有何妨。”
他揮了揮手示意兩人登船。渭河邊討生活的漁船成百上千,誰也分不清哪艘是哪艘。都說橫財發大福,眼前這一塊黃金就足夠他們一家維持生計一整月了!
等船上的人安置好了後,漁夫劃動竹篙,小船慢慢地駛離了岸邊。
商人在懷中取出一壺酒晃了晃問蓋武要不要喝酒。“感謝先生厚愛,但我實在不善飲酒。”商人婉拒了他的提議。見對方如此堅持,蓋武隻好獨自飲了幾口。“這世道動蕩不安,膽敢出城的還真不多見呢!”
商人微笑著說:“我與先生的目的相同,都是為了尋找故交。”說這話的時候,他的目光意味深長。
“那兄台這是打算去找他?”蓋武詢問道。
商人略微停頓後回答:“我隻是個小人物罷了,哪裡敢勞動朋友大駕,隻是想把當年欠的那份人情還清。”
提到恩情,蓋武好奇地說:“不知當時您受到了何種幫助?”
“沒有他當時的出手相助,我的家眷可能早就……”話音剛落,商人的語氣中滿含深情,繼續講述自己的遭遇。同時對蓋武的意圖也愈發疑惑起來,似乎覺得他去拜訪舊友的原因不太尋常。
商人問:“那麼您去見那位老朋友又是為什麼呢?”當聽聞蓋武擔心這位昔日的朋友因為變故性格巨變時,緊張地問道接下來該怎麼做。“若是他不願意透露心思,你準備怎麼辦?”
聽到這話時,蓋武堅定地說:“即便是虎穴蛟潭我也必須弄明白一切”。
這時,一直沉默傾聽的商人忍不住諷刺了一句:“閣下的氣魄倒是非凡”。但隨後的話語中透出了他對現實中所見之劍客的看法,言語中充滿了失望與不滿。
商人的質疑如連珠炮般湧出來,句句直擊問題核心。麵對如此嚴厲的話語,讓一向仗劍行走江湖的蓋武感到措手不及。
“我們之所以投身於侯爺麾下,並非為個人謀利而是因為受到過大恩惠才這樣做”,商人的回應毫不含糊,“如果你執意要對他們不利,今天我們就在這條船上做個了斷。”
看到商人點燃火折時的情景,嚇得漁夫趕忙阻止兩人的衝突。畢竟在狹窄脆弱的小漁船上,任何危險行為都會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
隨著雙方的爭論愈演愈烈,最後以漁夫講述了一個雷將的事跡作為轉折點而得以平靜下來。漁民轉述給蓋武的故事觸動了他的內心,在聽完有關苦命之人的闡述後,使得原先立場堅定的他也開始重新思考自身行動的目的。
最終,他意識到百姓們也有各自無法承受的困苦境遇。在經曆了這場意外的思想洗禮之後,蓋武默默地向商人和漁夫表達了誠摯謝意並且借過一根長杆離開了這裡。
至於那個身藏巨資並攜帶珍貴情報的商人究竟是什麼身份以及他的未來如何發展,這一切又將在新的故事章節中徐徐展開。商人在河邊等待回應時,終於等到自己效忠的對象出現。他將手中的包裹遞給這位領軍人物,裡麵不僅包含戰利品還有一些寶貴的補給物資。這一切仿佛證明了一個普通人也能成為時代的見證者與變革者的道理。
“多謝閣下仗義援手。”
“不過,這‘恩公’的稱謂究竟緣何而來?”
相比早晨捕獲的漁夫,林風覺得眼前之人更像是城中派遣的密探。
“閣下必定會問此問題。”
商旅者緩緩說道,隨即拿出束發的玉簪子,雙手奉上。
林風仔細端詳,愈發覺得那玉簪熟悉。
“玉骨匕?”
“是你!”
對方大笑,“真是讓人意外,原來是老弟你啊!”
林風展臂高呼:“兄弟林風在此!”
商旅者感動至極,鞠躬作揖道:“侯爺您救了我全家,在下的大恩從未敢忘。自從得來了您的信物——金帶鉤,有了起步資本,這才踏上了行商販運之路。”
因為辛勤和信譽,近年賺了些錢財。
聽說侯爺起事,他立刻整裝南下來相助。“些許財物與金銀,並不重要;心中的那份感激,才更令人歡悅無窮呀!”
“另外,渡河途中,我還遇到了一個奇人。”
林風一驚,商旅者續說,“劍俠蓋聶!”
聽及這個名字,眾人一時無語。蓋聶為何會出現?
林風眉頭皺得緊緊,默默傾聽著商人的描述。
想起當初在荒郊野見他的場景……蓋聶躍上屋簷,避開了旁人的眼光,當時自己幾欲淋成落湯雞,未曾想到,多年不見,他不但武藝見長,連行事作風也是愈發成熟自如。
然而,有蓋聶出現總會帶來不安定的因素。
最終林風長舒了一口氣:“算了算了,隨緣吧。天下之廣,自會有他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