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衛兵急忙上前勸說將軍。“將軍,現在退守如何?”
——“撤退?”
周將軍環視四周,看到已被包圍的境地和遲遲未至的增援隊伍,他意識到此時退已無可能。因此他堅定地吼道:“哼,這隻是小傷!還給我刀…我還可再戰鬥!我堅毅的身軀怎能被這點傷打倒?”
話語剛落,血卻順著新的傷口流淌出來。周將軍再度提起寶刀,結果卻是伴隨著熟悉的響聲,刀又一次脫手落地。
而敵方手中的長矛仍不斷攻擊,不僅與周圍親兵纏鬥,還不斷地朝周將軍身上施壓。在失去了武器的情況下,麵對越來越寡不敵眾的局麵以及持續襲來的打擊,這位身經百戰的勇士最終受住了十二支箭矢,雖然渾身上下鮮血淋漓但仍未失馬。他的意誌堅定,仿佛告訴自己還不能就此認命,“殺...殺了對方...”
可惜好景不長,第十三支長矛毫不留情地穿過兩名親兵的防護直擊他的胸前心臟處。
一聲巨響傳來後,這位曾經無比堅韌的將領轟然倒地。
在最後倒下的那一刻,他仍然頑強支撐不讓自己癱倒在地,一隻手扶在一具擋箭板旁邊努力維持著身體平衡。他的胸膛已經有一個致命穿孔。這種姿態彰顯著他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也不屈服的堅強。
隨著將軍的陣亡,整個局麵徹底崩潰,吳軍失去了鬥誌,糜軍則趁機發起猛攻。
勝利的鐘聲敲響之後,隻有百餘騎兵逃出了戰場。東吳騎兵主力全部折損於此。
“趙將軍,我們勝利了!”士卒們對騎在馬上露出臉龐的那位英武武將表達了讚揚之情。
夜空漸漸深邃下來,涼爽晚風中,徐將軍帶著殘餘的水師部隊趕到,目睹這一場景,不由得熱淚盈眶。“周將軍,你為何會敗給區區糜芳呢?我會為你報仇!”他在屍骸旁哀泣發誓,並承諾繼續向東進軍直至擊敗敵人為止。
在月光微弱照射下,山腳下躺著無數死者。一名年輕勇猛的大將在確認一切結束後留下了一段題詞,隨後便率領得勝部隊離開了此地。風呼嘯,黑夜加深,這一切都見證了這場激烈戰鬥中的壯烈犧牲。
戰鬥剛剛開始便遭遇重大挫折,首次攻擊便失去了將領,這一情況無疑給這次突襲行動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霾。
顯然,敵方已有準備!
既然現在周將軍已經戰敗,那麼接下來呢?
一時間,士兵們紛紛議論開來:
“還繼續進攻嗎?”
“原本我們是以突襲為主,如今卻成了敵人守株待兔。連荊州軍的普通將領都能擊退周將軍,這明顯是他們早有防備!”
“再盲目進攻下去,不知道還有什麼埋伏在等著我們。”
正在這時,有人用沉重的語氣說道:“箭已離弦,如果此時退兵,那江東的勇士們豈不是丟儘臉麵?咱們都已經發動了攻擊,怎能半途而廢?”
這話說得擲地有聲,讓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來。
是啊,既已發起突襲,以數倍兵力殺出重圍,若此時退兵,又將如何麵對眾人的眼光?
就在眾軍士神情凝重之際,一名偵察兵飛馬趕到李將軍麵前,急促稟報:“將軍,我們已經偵查完畢,從這裡到襄陽的道路周圍沒有埋伏。此外,首戰告捷的敵軍已經撤回襄陽城內。整個城市燈火通明,城牆上可見森嚴的防守部隊!”
長長的喘息之後,正蹲著的李將軍站了起來,牙關緊咬。
他抬起頭,目光投向不遠處的襄陽城,下令道:“傳達我的命令,今晚攻打此城,為周將軍報仇——”
啊……
李將軍的命令讓所有士兵一時錯愕。
隨後,“嗖”的一聲,李將軍拔出了祖傳刀。
“這把刀原屬孫將軍,我對其崇敬已久。今日我李氏將以身作則,抵達襄陽後立即攻城。若我退一步,你們立即將我處死。同樣,若有任何人敢後退,後果亦是如此。”
說完,李將軍語調陡然升高:“我們必須主動出擊,保護家園。要麼攻下這座城池,要麼與各位共同長眠在這襄陽之下!”
話音剛落,士兵們都聽出這絕非玩笑。
當年,在濡須口大戰中,李將軍率艦隊對陣曹軍。遭遇暴風雨時,其他將領都害怕得不敢上岸戰鬥,隻有李將軍挺身而出率領士兵衝鋒陷陣,嚇破敵膽並大獲全勝。
這一役讓他成為了名將,也得到了將士們的尊敬。
此次前哨失敗,士氣低迷,但李將軍決定親征重振軍心。
他再度高喊道:
“急速前進!”
“到達立即攻城!”
與此同時,糜子滿臉欣喜向父親、叔父和公子講述了前線大捷的消息:
“趙將軍成功斬殺了敵軍大將,吳軍前鋒幾乎全軍覆沒!”
“真的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