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人影消失在巷口,整個四合院重新恢複平靜。
李曉鬆悄悄騎車回家,路過張家時看了一眼,忍不住冷笑。
指望這自私的兩人幫忙,他們以為彆人都像傻明那樣蠢嗎?
趙淮茹這樣單打獨鬥的人麵對趙京茹和吳大軍的混合雙打,想不輸都難。
回到家整理一番後,上床休息。
第二天一早,李曉鬆起床準備早餐,然後前往農研所。
剛推出車子,卻看到趙京茹拿著行李出門。
身後趙淮茹麵露慍色,毫不顧及院子裡眾人的目光,大聲嗬斥著趙京茹。
“趙京茹,你趕緊回去,不要在這裡丟人現眼,免得讓鄰居們指指點點說我。”
趙淮茹一臉憤懣,今早看到趙京茹收拾東西時,還以為她要多待一會兒,正好勸說多留幾天,順便再找吳大軍要點東西。
哪想到趙京茹說要去吳大軍家,趙淮茹愣住了。
再三挽留讓她冷靜下來,不要太草率地做決定。
賈婆子在一旁也開口相勸。
然而,趙京茹早已下定決心,拿起行李就往外走。
趙淮茹急忙叫住她,賈婆子也在門口站定。
“誰給你丟人了?”
趙京茹帶著厭惡的語氣說著就要走進內院。
“趙京茹,你,你回來!”
趙淮茹見有人在看著,還有李曉鬆在旁,隻好抓住趙京茹,先把她拉回屋再說。
“放開我。”
趙京茹甩開她的手,“你們讓我留下,不就是拿我當誘餌,讓吳大軍給你們東西嘛。”
“那些原本都是我的東西,你還向大茂討三十塊錢,姐姐,我是你的表妹啊,你也算計起親妹妹的錢了。”
“你天天嘴上說我多好,結果吳大茂帶來的東西,我能吃多少?”
“一頓餃子吃了幾個,幾塊肉都被你們吃完了,你還說我丟人現眼?”
啪——
趙京茹捂住臉頰,一雙眼睛驚恐地看著趙淮茹。
“姐,你打我?”
趙淮茹咬牙切齒,某些事不能繼續說下去了。
否則她真的在這院裡呆不下去了。
“很好,很好。”
趙淮茹氣呼呼地說,“以後彆怪我不照顧你。”
說完,趙京茹拎起行李轉身跑往後院。
不一會兒後院裡一片吵鬨聲。
李曉鬆趕到會場,立即與前來交流的人交談起來,這也是田院長交代的任務。
會上與來自各地的學者討論,聽到來自不同方言的有趣話語,十分有意思。
下午三點,當最後一個人做完報告,大會落幕。
田院長上台總結發言,參會人員除少部分離開外,大多數人都聽完全場。
看到不少人臉上的微笑,就知道大會的成功。
隨後,眾人紛紛來與李曉鬆交流,並發出邀請,請他指導當地的科研工作。
成功的研究極大激發了農業學者的積極性,尤其是對於糧食作物的研究使命感愈發強烈。
會場上陸續安靜下來,工作人員忙著清理現場。
“你覺得他們的研究會成功嗎?”
一旁田院長笑著問他。
李曉鬆深思了一下,“我相信他們會成功的。”
接著,在田院長吃驚的目光中坐到一旁。
田院長坐下後,李曉鬆點燃一根煙。
一旁的工作人員想要製止,被其他同事製止住了。
李曉鬆對他說:“以前誰能預料雜交玉米的成功,而它現在確實實現了。”
“既然玉米能成,為什麼其他的就不行呢?”
“科學探索需要大膽前行。”
“總不能隻解決少數人的吃飯問題吧?南方更適合種植水稻,而不是玉米。”
“大米南北方都能吃,即便失敗了也是寶貴的經驗,為後來人鋪路。”
田院長聽罷頗為感慨,但也猶豫投入巨大的資源上級是否認可。
當前政策更強調精打細算、合理用資。
“你說的不錯,但是咱們國家情況比較艱難。”
李曉鬆點頭回應,並提出捐款用於雜交實驗的建議。
田院長驚訝不已,但經過思考終於應允,研發資金就此得到保障。
錢到手後,田院長立刻著手落實各項科研項目。
並設立了多個副組長,任命了技術指導副組長等職務。
首先重點扶持的是楊曉鬆重視的雜交稻研究。
“彆著急,聽我好好說完啊。”
田大海急切解釋道:“我現在在進行勞動改造,不能隨意離開這個城市。”
他繼續抱怨說:“上次因為遲到,被張三告了一狀,結果還多了一個月的刑期。”
聽到這額外的一個月,秦京秀驚訝不已,連忙追問。
而田大海則笑嘻嘻地分享了自己的應對之道,秦京秀聽完十分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