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柱聽了眼眶微濕。
馬華、李嵐,在他低落時期伸出援手,可他自己卻沒有回報這份恩情。
這一時刻,他深深地後悔。
這段時光過去,許大海的日子過得越來越順心。
妻子在家內外操持,偶爾還會幫忙賺外快。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秦文靜常提到要領證,讓他心煩意亂。
但整體而言,家裡的氛圍變得溫馨許多。
相比許大海的好運,陳柱則顯得失落和孤獨。
有時秦文靜來拜訪或幫助洗衣服,但她心中的冷漠早已被察覺。
陳柱逐漸感覺到了這種轉變,並開始冷淡對待秦文靜。
而這些微妙的變化並沒有引起她注意。
賈家的情況愈發糟糕,經濟困頓,秦家人不得不緊縮開支,但家中人依舊揮霍,沒有儲蓄意識。
如今鄰居們都對他們的處境無動於衷,曾經依賴的易中山也不複存在。
閻富貴作為院子裡的大爺,明確表示不會捐款給他們。
因此,家裡每天隻能以定量的窩窩頭充饑。
另一邊,楊小濤日子過得悠閒自得。
冉老師的育兒經驗在四合院中廣泛傳播,大家庭的生活十分和諧,鄰裡歡聲笑語不斷。
尤其是周日下午,大院熱鬨非凡,人們享受天倫之樂,楊小濤更是因一手好廚藝受到讚譽,引來眾多人羨慕的目光。
當眾人開玩笑說起再生個閨女,楊小濤和劉玉華等人也跟著笑了起來,但唯有角落裡的秦文靜內心酸澀,家庭境況與這裡形成鮮明對比,更增添了她對生活的無力感。
這個社會對女子並不友好,即便是同為女性的賈張氏,也曾如此看待她們的孩子。
這一切都令秦文靜心中感慨,楊小濤對她女兒的喜愛更像是一種專寵。
然而,在秦家艱難的現狀中,這種寵愛卻成了她內心無法言說的痛處。
李文博深知,任何人都無法確保每次生育的結果。
然而,趙小剛卻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
與一些人不同的是,他家曾經的那位長輩,對待自己的女兒猶如陌生人般冷淡。
抬頭望向笑容滿麵的蘇婉清,她容光煥發,顯得格外美麗。
而林曉梅低下頭,輕輕撫摸著自己粗糙的手指,強忍心中的苦澀,繼續乾活。
至於她的肚子咕咕作響,這早已成為她們家一天兩頓飯後的常態。
“說什麼保暖的小棉襖,到了冬天還不是四處漏風。”
她在心中暗自埋怨。
望著院中嬉戲的孩童阿毛和撞門的張婆,不由心生感歎:“這樣的日子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長久以來猶豫不決的想法,在此刻變得異常堅定。
當趙小剛起身準備做飯時,門外匆匆跑進來一個訪客。
大家抬頭看向這位來客,再看回趙小剛。
原來是楊處長的秘書陳勇。
“科長,廠裡有緊急任務等您立刻回去處理。”
陳勇擦去臉上的汗水,氣喘籲籲地說道。
從街口到院子,他一路奔跑從未停下,因此汗流浹背。
看到陳勇的模樣,趙小剛有些詫異,周末的工廠通常不會有如此緊迫的任務。
“你先等等。”
他說完迅速換上鞋子才出門。
“你自己做點吃的吧,我會慢些走。”
“好,路上小心點。”
趙小剛順手從院子裡摘了兩個西瓜,衝了衝水,遞給陳勇一個,然後一同出門。
“具體情況是什麼?”
趙小剛問道。
“我也不是很清楚,但廠長很嚴肅。”
“會是好消息嗎?”
“不確定,不過召集了所有車間主任和八級鉗工,可見事態重大。”
聽到這話,趙小剛心裡七上八下,急忙趕路。
吉普車迅速離開,大院裡傳來一陣議論聲。
抵達軋鋼廠後,他走進辦公樓並來到會議室。
隻見幾位車間主任已經到場,一旁還有熟悉的劉大海等人以及角落裡的李誌明。
見到這些人都是工廠內頂尖的八級技師,趙小剛不由得心跳加速。
王主任示意趙小剛就坐,氣氛愈發沉重。
“怎麼回事呢,王叔?”
趙小剛忍不住問。
王主任搖搖頭表示不知情,孫國也無奈地道:“我還沒吃飯!”
隨後又提醒趙小剛說:“一會兒少說話多聽。”
不久,楊廠長和陳秘書長進入會議室,緊閉的大門使房間裡變得更加安靜。
“接到上級緊急通知,全四九城區將派優秀鉗工支援西北工業建設。”
楊廠長簡明扼要地說,“我們這裡需要選送三人參加這次援助。”
眾人一聽,內心猛地一顫——去西北援建從來都不是什麼輕鬆的事。
雖然以前也曾進行過此類任務,但那些人至今許多仍未返回。
對於許多人而言,這件事充滿不確定性與風險。
楊佑寧巡視了四周,“希望你們能夠勇敢承擔這次責任,為國家和民族做出貢獻。”
此時,陳秘書敲門進來,帶來了楊廠長的一個電話。
趁他們不在期間,房間內的氣氛更加熱烈,大家開始私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