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王的風水造詣確實令人震驚。”
“正常,當年他扭曲幽穀風水時用了一件堪稱神器的寶物。”
白玉的目光轉向幽穀方向,“隻要我們按鎮陵譜指引找到蟲穀入口,就能他的手段,進而看清幽穀的風水布局。”
說完便帶領眾人依鎮陵譜指示前行。約四五小時後,他們看見一片開滿紅白黃三色花的大樹林,金色鳳尾蝶在其間飛舞。
這片樹林名為羽裂聖蕨,形成於第三紀之前,距今數千萬年。若非幽穀內的遮山至寶將環境固定在遠古時期,這些樹和蝴蝶早已滅絕。
但即便如此,遮山至寶最終還是會落入白玉之手,這些生物依舊難逃滅絕命運。既然如此,白玉索性命令水火道兵遷移樹木,並捕捉蝴蝶放入道場,用道場吸收的天地靈氣供養它們。
遷走這片樹林後,可以看到一條小溪從中蜿蜒流去。根據鎮陵譜,這就是蛇爬子河,因其大部分在地下,地麵僅剩這條小溪作為標記。
溪水流經雜草叢生之地,偶爾被風吹開的荒草中露出些磚瓦殘片,似乎是古時王墓神道的遺跡。
溪流儘頭彌漫著厚厚的霧氣,宛如天上的雲朵墜落人間。
“這是瘴氣?”鷓鴣梢看著那猶如雲山般的霧氣皺眉。
白玉走近仔細觀察:“不完全是,幽穀瘴氣噴發有規律,夜晚濃厚,白天消散。”
“這些霧氣是某王強行篡改風水之力製造的迷障。”
迷霧籠罩的地方,風與水的氣息悄然隱匿,任何玄妙的法術都難以窺探其深邃的秘密。
他靠近那堵雲牆,這道雲牆仿佛與外界隔開了一條整齊的界限,翻滾的雲霧觸及此處,便會遭遇無形的阻礙,隨即反彈回去。
他將手探入雲牆,毫無阻礙,也未察覺任何異樣,直到他持著縮小的九靈樹踏入其中時,
他感受到一種天旋地轉般的視覺變換,
視線微微模糊後,便置身於一片朦朧之中,上下左右皆是一片白茫茫,一時竟失去了方向感,仿佛整個世界的方位都在混亂,普通人若在此胡亂邁步,便會永遠迷失在這無垠的迷霧裡,要麼因疲憊或饑餓而亡,要麼遭遇毒氣侵襲……
白玉堂迅速將手中的九靈樹擲出,
九靈樹迎風生長,化作兩丈高的滿布鱗片的黃金巨樹,穩紮地麵,
隨著九靈樹紮根,一陣陣龍吟之聲響起,一股無形的力量拂過,“哢哢!”
伴隨著兩聲巨響,
眼前的濃霧開始崩解,大量的風脈地氣攪動,狂風驟起,無數雜草被卷上天空,
而在鷓鴣梢等人的視野中,白玉堂踏入雲牆後,厚重的雲牆瞬間破碎,狂風肆虐,眼前雲氣一掃而空,
待風止雲息,前方不再有雲牆,隻見一個巨大的穀口,
穀口兩側是光禿禿的兩座寸草不生的石山,石山表麵刻滿密密麻麻的符文,部位用黑漆繪著一隻巨大的瞳孔圖案,石山周圍纏繞一圈圈鐵鏈,倒掛許多石皮人偶,人偶內部空空如也,在之前的風水反噬中完全耗儘了力量,
而這兩座石山此刻從中裂開,若非鐵鏈固定,恐怕這兩座巨石早已崩塌,顯然,逆轉風水的力量的反作用力都反饋到了這兩座石山之上。
“這就是獻王用來逆轉風水、隱藏蟲穀布局的手段?”金算盤滿懷好奇地走近那裂而不倒的兩座石山,“這材質,定是天外隕石。”
他辨認出石山材質後,又看向蟲穀入口,
“原來是這樣,此處地勢對稱起伏,實則是青龍頓筆,左邊山勢如奔牛抵角,右邊山勢像大象舞動長鼻,唯有中間形似懸鐘星門,這是分清濁、辨陰陽、祛凶煞的風水位,又稱屏風走馬之地。”
“獻王以獨門法術激發風水之力,將這兩塊天外隕石化作鎮物,作為風水眼,把原本分清濁辨陰陽的風水之力轉變為清濁交融、陰陽不分的混沌狀態,這樣才能成功逆轉風水之力,從而隱藏蟲穀。”
“如此一來,不僅在外看不到內部的風水格局,就是走進來也會迷惑五感六識,慌不擇路間不知上下左右,不辨東南西北,最終惶恐地困死其中。”
白玉堂見到青龍頓筆、屏風走馬之時心中微動,
這裡經過獻王多年風水反轉,雖然外表依舊呈現青龍頓筆、屏風走馬的形態,但內部另有乾坤,足以完成一次聚寶。
隻是這個寶引還需尋找。
就在白玉堂思索如何找到寶引時,金算盤拿起算盤快速撥弄算珠,
“此處地勢低窪平坦,若有水龍穴,必定位於最低處,就像坐井觀天,氣勢不足,於安葬無益,必須設九曲回環朝山岸來增強氣勢,才稱完美。”
“想來當初獻王發現這個水龍穴時,這個穴位肯定有仙形卻無仙態,格局狹窄局限,一定是經曆多次風水改造才成了仙土寶穴。”
“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