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八年的正月,京城的積雪尚未消融,寒風吹過紫禁城的紅牆,帶走了舊年的塵埃,卻帶不走朝堂上的紛爭。
前朝大臣們紛紛上書,懇請皇帝儘快立太子。皇帝此時又想起了胤礽的好,要是胤礽在這些大臣就不會老逼著他立太子。
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下,皇帝打算將胤礽重新推出來,做阻擋各方勢力的擋箭牌。
隨後,皇帝開始頻繁地關心胤礽,有意無意地向大臣們釋放出想要複立廢太子的信號。
正月中旬,皇帝下旨,讓大臣們推薦皇太子人選。這道旨意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對四爺而言,更是一道難題。
四爺身為太子黨成員,深知此事棘手,犯愁之際回到府中。他想著已經許久沒見四阿哥,便決定前往韶光院,放鬆一下緊繃的神經。
如今的韶光院,在府中的地位如日中天。府裡一共四個阿哥,三個都在韶光院。下人們每次外出,提及自己是韶光院的人,都倍感榮耀。
方南兮在內室逗弄著五阿哥和六阿哥,兩個孩子長得極為相似,眉眼間有七八分像四爺。四阿哥也在一旁陪著額娘,好奇地看著弟弟們。
“額娘,弟弟怎麼這麼小呀?”四阿哥眨著水汪汪的大眼睛,奶聲奶氣地問道。
方南兮微笑著摸了摸四阿哥的小腦袋,耐心地解釋道:“小孩子都是這樣,你小時候呀,比弟弟們還小呢。”
“為什麼弟弟們都在睡覺呀?”四阿哥接著問,小臉上寫滿了疑惑。
“哈哈哈哈,你從前也是這樣,多睡覺才能快快長大喲。”方南兮笑著回應,母子倆一問一答,氣氛溫馨融洽。
四爺走進韶光院,看到的便是這一幕。他自幼沒得到過額娘的寵愛,眼前的場景讓他內心泛起一陣感慨,仿佛找到了久違的溫暖。
“在說什麼呢?”四爺的聲音傳來。
方南兮聽到聲音,回頭一看,見是四爺,連忙起身行禮。四爺快步走過來,親手扶起方南兮,經過這些年的相處,方南兮在他心中已有了一定的地位。
“爺怎麼突然來韶光院了?妾正逗四阿哥呢。”方南兮輕聲說道,聲音如同春日的微風,讓四爺感到格外舒心。
四爺每次來到韶光院,都能感受到一種彆樣的寧靜與舒適。在這裡,他可以暫時忘卻朝堂上的紛爭,做一個普通的父親和丈夫。
四爺陪著四阿哥玩耍,又逗了逗五阿哥和六阿哥,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愉快的一晚。
第二天,正月十六,是到主院請安的日子。
第三天,方南兮仔細交代奶嬤嬤、秋霜和秋竹,一定要照顧好三位阿哥。簡單洗漱後,她身著素淨的旗裝,邁著輕盈的步伐前往主院。
方南兮到的時候,不算早,除了側福晉李氏,其他格格都已經到了。幾位格格見方南兮進來,紛紛起身行禮。方南兮微微點頭示意,然後坐到了右側第一張椅子上。
斜對麵坐著宋格格,自康熙四十五年她誕下的小格格夭折後,便一心吃齋念佛,整個人如同枯萎的花朵般失去了生機。平日裡,她除了抄寫佛經,對府裡的其他事情一概不關心,甚至比福晉還要虔誠。
安格格坐在宋格格下首,低著頭,沉默不語。如今的安格格早已失寵,在府中的日子愈發冷清,可她一直沒能生下一兒半女。
方南兮去年就查明,害原主生病去世的人,正是李氏身邊的貼身丫鬟春桃,背後指使的大概率是李氏。
而福晉作為後院之主,對府裡格格的生死竟不聞不問,也不見得是一個好的。
查出時,她懷著雙胞胎,行動不便,加上沒有直接證據,就算有證據,四爺也未必會為了一個庶福晉懲治側福晉,畢竟李氏是三阿哥的生母。
權衡之下,方南兮決定暫時隱忍,等待合適的時機,再給李氏一個教訓,讓她也嘗嘗生病得不到太醫醫治的滋味。
方南兮正想著,耳邊傳來鈕祜祿格格和耿格格的聊天聲。看樣子,兩人已經結盟。畢竟她們一同入府,年紀相仿,自然有不少共同話題。
側福晉李氏依舊踩著點來到主院,她一進門,目光便如毒蛇般掃過方南兮,眼中滿是嫉妒。隨後,她坐到了左側的椅子上。眾人見狀,紛紛起身行禮。
側福晉李氏故意停頓了一會兒,才故作驚訝地說道:“妹妹們快起來,瞧我這記性,怎麼就忘了妹妹們還在行禮呢,快起來吧。”
“多謝側福晉。”眾人齊聲說道。
李氏輕蔑地看向方南兮,挑釁道:“側福晉就是側福晉,可不是生幾個阿哥就能比的。”
方南兮心中暗自盤算著日後如何整治李氏,臉上卻堆滿了恭敬的笑容,說道:“側福晉說得是,不過府裡能做主的,隻有四爺和嫡福晉。後院向來由嫡福晉管理,側福晉這是對嫡福晉的管理有意見嗎?”
“放肆!方氏,你一個小小的庶福晉,竟敢這般跟側福晉說話……”李氏最忌諱彆人拿嫡福晉壓她,被方南兮這麼一說,頓時惱羞成怒,臉漲得通紅。
“妹妹們,在說什麼呢?”就在這時,福晉從內室走了出來。
“給福晉請安,福晉吉祥。”眾人連忙起身行禮。
“坐吧。”福晉淡淡地說道。
方南兮掃了一眼福晉,見她神色平靜,心裡卻明白,剛剛的對話福晉不可能沒聽到。
“妾身幾人隨便聊了聊。”安格格見狀,連忙接過話茬,試圖緩解尷尬的氣氛。
李氏也不再言語,場麵一時間有些冷場。鈕祜祿格格見狀,巧妙地接過話題:“是啊,妾身正和姐妹們說起前幾日得到的胭脂呢。”
鈕祜祿格格投靠了福晉,兩人同屬滿軍旗。鈕祜祿格格又善於察言觀色,時常討好福晉,因此得到了福晉的庇護。
福晉沒有多問,最近外麵的事情讓她焦頭爛額。她的娘家烏拉那拉氏,大哥又欠了五千兩銀子,前天娘家派人來,要求借銀子還債。
可府裡的銀子早已所剩無幾,根本拿不出錢來,這讓福晉憂心忡忡。
福晉按照慣例,關心了一番府裡的子嗣情況,又提到大格格快到議親的年紀了,是時候為她挑選婆家了。
大格格議親的事,與方南兮關係不大。她記得大格格會在康熙五十一年出嫁,夫家就在京城。隻可惜大格格命薄,康熙五十六年便去世了。
說完這些,福晉便讓眾人散去。桂嬤嬤扶著福晉回到內室,讓她在榻上坐下。桂嬤嬤心疼地看著福晉,輕聲安慰道:“福晉可是在為大爺的事煩心?”
“嬤嬤最懂我,大哥太不讓人省心了。他要是能踏實跟著爺辦事,何至於出這種亂子?”福晉疲憊地歎了口氣,眼中滿是無奈。
大嫂三天兩頭來找她,明知她的弘暉去世後,在府裡的地位大不如前,還總是讓她收拾爛攤子。
“好了,不管怎麼說,他都是我大哥。嬤嬤,你去把我的嫁妝拿五千兩出來,給大嫂送去吧。”福晉思索片刻,最終還是做出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