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少鴻三個字一出來,四周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不僅是聲音猛然安靜了下來,就連動作都頓住了。
過了好一會兒,大家才回過神來,不太確定地問道。
“上麵的落款,寫著誰?”
“裴少鴻!”識字的人們看著借據,脖子上青筋暴起,像是看到了什麼了不得的秘密,驚聲叫道,“是裴少鴻!就是宣武侯府那個裴少鴻,現在正在這裡準備還錢那個裴少鴻!”
這個明確的結論一出口,安靜下來的周圍立刻仿佛點燃了半天引線終於炸裂的爆炸,鬨得更厲害的了。
“我就說借據上這個鄭……”在激動的人群差點說出鄭寫意名字的時候,猛然間想起,不能直呼,臨時拐了個彎,繼續叫道,“這個名字怎麼這麼熟悉,原來是安陽郡主的名諱!”
這邊的鬨騰立刻像是爆發的山洪,迅速傳播開來,迅速覆蓋了附近區域。
聽到這邊竟然有裴少鴻從鄭寫意那裡借錢的借據之後,紛紛圍了上來,眾人不顧擁擠,推搡著,都想去看一眼。
這時候,整條街上,從街頭到街尾,冒出了一些小型的木質公示欄,每個公示欄都不大,但是都足以貼上一張翻開的書頁那麼大的紙。
“借據?”瞥見旁邊忽然冒出來的公示欄,看到了公示欄上貼著的東西,不由激動地驚聲叫道,“這邊也有!”
“這裡也有!”
“借了《廣陵散》的孤本曲譜……這裡也是,這裡是借的孤本!”
“這邊是借了字,是四大名家的四副名帖!天啊,四幅!”
“我這裡是南海珍珠一斛……”
“這邊是玉盞、玉簪、玉棋子……是珠寶玉器!”
整條長街上,喊叫聲此起彼伏。
每個忽然冒出來的公示欄上都貼著一張借據,借據上貼著不同的借的內容,錢財珠寶,古籍書畫,應有儘有。每張借據上,借的東西都不一樣,但有一個相同的地方是,出借人都寫著鄭寫意,而借款借件人,每張落款都是,裴少鴻。
所有看到借據的人都喊得撕心裂肺,蕩氣回腸,有一種自己在撕開豪門大族隱藏的,不可見人的秘密的興奮與快感。
而這此起彼伏的喊叫聲,讓所有參與發現這個秘密的人,一時間好像站在了同一邊,變成了同一個戰壕的戰友,有了一種莫名,卻共同的,誓要維護這個秘密的揭開,絕對不能讓人把它掩埋的歸屬感。
這種時候,不管這個秘密是什麼,重不重要
當然,聽到風聲而跑來看熱鬨的人,不僅僅隻有普通百姓,還有一些名不見經傳的讀書人,和喬裝了的文人公子,甚至認識裴少鴻也認識鄭寫意的人。其中不乏裴少鴻的朋友和擁躉,他們可不相信裴少鴻真的會做出這種事情。
於是一邊喊叫著,讓興奮的百姓們冷靜下來,不要被騙了,一邊拚命擠到告示欄旁邊,想要看看那落款。
借據這種事,隻要落款不是本人寫的,那一定就是作假。
長平王府附近忽然冒出這麼多借據,讓他們很難相信,即便真的是裴少鴻跑去跟鄭寫意借錢借東西,憑借他們以前見過的,鄭寫意對裴少鴻的那種癡纏勁兒,首先,肯定不會讓他寫借據,再者,更不會讓他寫得這麼細。
你看看,那借據上寫著什麼,竟然連一隻手鐲都寫上去了!
鄭寫意怎麼可能讓裴少鴻寫這種東西!
於是他們湊近了看那落款,可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越看越心涼,越看越滿頭大汗,那落款的字跡,怎麼看都是裴少鴻親筆無疑!
於是他們幫裴少鴻說話的嘴巴再也張不開了,替裴少鴻喊冤的話再也說不出口了,灰溜溜地縮到了人群中。希望這些激動的人,不要發現他們方才替裴少鴻喊過冤。
街道上,能看出裴少鴻字跡的,除了他的朋友和擁躉,還有另外一種人。也是偷偷來看熱鬨,同時認識鄭寫意和裴少鴻兩人,但都對兩人都無感。甚至是嫉妒鄭寫意的出身,但又看不起她,同時又妒恨裴少鴻的才名的人,就想來看個熱鬨,更想要看個笑話。
這個笑話是誰的笑話不要緊,最重要的是,讓這兩人的事情成為一個笑話。
於是乎,他們可不在乎裴少鴻的麵子,直接喊了出來。
“這落款,是裴少鴻的字跡!是他親筆寫的!”
這做了判斷的聲音仿佛潮水一般,一浪高過一浪,很快便在人群中傳開了。
“是裴少鴻親筆!是裴少鴻親筆!”
“這借據是真的!這是裴少鴻親自寫的!”
還有人在幫裴少鴻說話,“不可能吧,裴世子怎麼說也是名門世子,怎麼會做這種事?”
“怎麼不可能?人家已經證明了,那借據上的字跡,就是裴少鴻的,錯不了!”
“名門?名門又怎麼樣?那些空有爵位,卻欠了一屁股債的名門還少了嗎?”
“就是就是。”
這些借據就像是符咒一般,貼在街頭巷尾,貼滿了街道上的公示欄,讓整條街上的風向,頃刻間就發生了翻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