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興王啊,來來,不用客氣,坐!”
秦王府中,李爽招待著楊紹先來到了花園之中。
楊紹先比較拘束,麵對著李爽,有些小心謹慎。
如今的梁州分陰平國、武興國兩股氐人勢力,往上追溯的後仇池國、仇池國都是出自略陽清水氐。
漢末之時,氐人首領楊萬千、阿貴還幫助劉備北伐,因此遭受到了曹魏的打擊,很長時間都處在被打壓的狀態。
後來五胡亂華,仇池國興起。
氐人的漢化程度高,可處在以仇池山為中心的山區之中,力量並不強大,甚至都不被算在胡人建立的十六國之內。
無論是南朝還是北朝,一旦統一了那半壁江山,與梁州這股氐人勢力接壤,便意味著這些氐人的悲劇。
楊紹先在二十多年前就被他的兩位叔父擁立為了武興國之王,可那時的北魏軍力強盛,攻占武興,俘楊紹先,把他送到洛陽,改置其地為武興鎮。
在洛陽這麼多年,楊紹先和於謹也算是相識了。
“多謝大王!”
楊紹先看著李爽和於謹先坐了,他才慢一步坐了下來。
“梁州如今是何狀況?”
麵對李爽的詢問,楊紹先老老實實的答道:
“楊法琛數年前投了魏國之後,一直沒有斷了與梁國的往來。此後魏國大亂,我逃離了洛陽,回到了武興,收攏了舊部。可楊法琛仗著有梁軍撐腰,又收攏了關中等地的胡羌,勢力強大。這次從關中敗軍之後,他回軍之時,假意與我商討軍情,暗中下手,奪了我的部眾,占了武興。”
李爽聽了,問道:
“隨你來關中的部曲還有多少?”
楊紹先低頭,道:
“小王逃得匆忙,至關中時,僅以身免。”
“漢中的梁軍有多少?”
“韋放帶著五千名荊襄兵,駐守在漢中,前些日子王僧辯不自量力,進攻關中,損了千餘人馬,此刻加上漢中原本的駐軍,應有大軍八千人。”
“陽平關如今在誰手中?”
“在梁軍控製之下!”
見李爽的表情平淡,楊紹先語氣又加急了幾分,道:
“漢中情勢一直不穩定,從陽平關到陽安關再到劍閣,梁軍掌控力很薄弱。若秦王能助我奪回武興,小王必能帶領所部,切斷梁軍在蜀中與漢中之間的通道。”
李爽點了點頭,道:
“武興王之意,本王已然明白,你先下去吧!”
楊紹先看了一眼於謹,對方微微點頭,楊紹先隻能先退了下去。
眼看著楊紹先離去,李爽道:
“媽的,一兵一卒都沒有,跑我這吃白食來了!”
於謹拱手道:
“大王,關中不少的胡人都跑到了梁州,這便是楊法琛的底氣,這個楊紹先還是差了一點,被楊法琛占了先手。不過,也未嘗不是一塊好的籌碼。”
李爽對此並不在意,而是道:
“韋放一直在淮水一線鎮守,這次前來,帶著的卻是荊襄兵,卻是為何?”
於謹想了想,道:
“爾朱榮南下洛陽,殺戮公卿之後,魏國大亂,梁帝恐怕是借此機會,趁著前線壓力減弱,調整梁國各地兵權。”
“若真的如此,楊紹先所言,陽平關到劍閣之間的通道,梁軍控製薄弱,應是真的。”
聽李爽這麼說,於謹道:
“要擊敗梁州的氐人不難,命一大將率領三千重甲步兵便可做到。可要拿下陽平關,進攻漢中,恐怕這點兵力不夠。”
如今的陽平關乃是漢時的白馬塞擴建而成,當初張魯建造的陽平關已然被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