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城位於晉水之北,汾水以西,乃是山西第一重鎮。
近千年前,三家分晉之時,智伯便是帶著魏韓兩家進攻趙氏的大本營晉陽城,差點拿下了圍困了三年之久的堅城。
雖然智伯最後被反殺了,不過他製定的攻城方略並沒有問題。
水攻!
如今的晉陽城不是當年趙氏的那一座,在八王之亂時,從先秦留下的晉陽古城便成了廢墟。
後來並州刺史劉琨在流民的幫助下重建了晉陽城,並且依靠這座城池,在亂世之中堅守了九年。
當然,劉琨依靠這座晉陽城,本來可以堅守更久。
重建後的晉陽城相比當年趙氏的那座晉陽城麵積擴大了何止十倍,相比之前,幾乎可以說是一座巨城。
爾朱榮在此建立霸府,將之作為爾朱氏的大本營,可是花費了不少的心思。
晉陽城城外水澤密布,可以布兵的地方並不多。爾朱榮根據地勢,在最容易進攻的北麵又修建了相應的堡壘和衛星城,加固了城防。
便是真有敵對勢力攻入太原,也難以從外麵攻破晉陽城的城防。
不過對於爾朱天光來說,固守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他與爾朱兆要爭的是爾朱氏的家主之位,而不是晉陽城。
爾朱氏的家主能夠擁有晉陽城,而不是擁有晉陽城的才是爾朱氏的家主。
爾朱天光帶著自己從恒州帶來的一萬兩千餘兵馬,與三萬餘六鎮兵,在晉陽東南方向布好了陣列。
聲勢滔天!
相較之下,爾朱兆身邊隻有三千契胡兵和四千多的北軍。
這幫北軍成分複雜,要不就是並州的部落兵,要不便是爾朱榮死後流散在外終於找到建製的代人勳貴的兵馬。
總之,很雜。
爾朱兆這邊的聲勢要遠比爾朱天光這邊弱,可爾朱兆的臉上卻滿是信心。
臨戰之前,爾朱兆在一眾契胡騎兵麵前,揮鞭指著爾朱天光的旗幟,道:
“他,爾朱天光,枉為爾朱氏的子孫,大肆殺戮,手中沾染了同族的鮮血,其中就有你我的親人,根本不配做天柱大將軍的繼承人!”
爾朱兆這臨戰前的動員,激起了一眾契胡騎兵同仇敵愾之心。
爾朱兆的呼喝聲相當高亢。
“天柱大將軍若是在看著,就保佑我等取得勝利。爾等,隨我衝鋒!”
一聲令下,三千契胡騎兵跟隨著爾朱兆,在相當劣勢的情況下,率先發動了攻擊。
烈陽高照,蒼空之下,爾朱兆率領的騎兵猶如一支利箭,一往無前,直衝爾朱天光的本陣。
這支晉陽甲騎,此時並非人馬皆著甲胄,甚至相當一部分契胡兵身上都沒有完整的護甲。
爾朱兆那幫親戚們雖然支持他出兵,但並不待見他,因此,能卡的地方一定會卡一下。
可這支昔年在爾朱榮麾下訓練出來的精銳騎兵,士氣相當高昂,互相的配合也早已經打磨得已臻化境。
爾朱天光在陣中,看著直直衝過來的爾朱兆,心中其實有些詫異。
以步兵拖住敵方主力部隊,然後率領精銳騎兵繞後,又或者是詐敗退軍,然後埋伏兵馬夾攻,這是騎兵慣用的套路。
可爾朱兆沒有這麼做。
當然,都是一個師傅教的,爾朱兆會的爾朱天光也會。所以爾朱兆顯然沒有這麼打算用常規套路,因為他清楚爾朱天光不會上當。
爾朱兆率軍衝鋒,顯然是搏命來的。
他率領三千契胡兵,瞄準了爾朱天光陣營最為薄弱的地方。
恒州兵中戰鬥力最弱的部落兵。
爾朱兆和爾朱天光都是爾朱榮最看重的爾朱氏後輩,雙方又在爾朱榮麾下多年,對各自的路數和家底都清楚。
當年李爽與爾朱氏切割之後,恒州的部落如厙狄、獨孤等大部落都跟著南下了。
他們走了,空出來的地盤都被爾朱氏接受了。
爾朱榮也沒有閒著,用此安撫招攬了不少恒州附近的部落效忠。
這些部落對於爾朱氏很忠誠,可忠誠代替不了甲胄和兵器,還有戰鬥力。
雙方一碰,便分出了勝負。
這些最好的也隻是穿著皮甲,訓練程度極低的部落兵,在晉陽甲騎的衝鋒之下,不堪一擊。
幾乎是一麵倒,爾朱兆很快完成了收割,甚至在爾朱天光都沒有來得及調兵進行包圍,他便率兵殺穿了陣列,跑到了爾朱天光的大陣之後。
便在此時,那四千北軍受到了莫大鼓舞,向著爾朱天光的大陣衝了上來。
這也是爾朱兆率先進攻的原因。他上了,打出了成績,後麵的北軍才敢上。
麵對前後夾擊的危險局麵,爾朱天光也做好了應對。
部落兵潰散了,不過他本陣兵馬還在。他一麵派遣前陣五千步兵去應對那些雜牌的北軍,一麵調集了代人勳貴的部曲兵應對爾朱兆的騎兵。
代人勳貴以平城為據點,他們的部曲裝備精良,皆著甲胄,乃是重步兵。數量雖然不多,隻有一千多人,可卻明顯遲滯了爾朱兆的進攻鋒芒。
見到戰機已至,爾朱天光也不再遲疑,帶著自己本部的騎兵,殺向了爾朱兆的側翼。
爾朱天光的本部騎兵成分很雜,有著他在北秀容招收的部曲,也有代人勳貴子弟,甚至還有不少六鎮兵。
當然,已然被劃歸為恒州兵的六鎮人馬,早已經被吸收了,與如今晉陽城外的六鎮兵雖出同源,但已然不是一路人了。
起碼,恒州軍中的六鎮兵是真的出力。
而那三萬多六鎮兵卻是光看著,始終不為所動。
爾朱天光占據晉陽城時間尚短,根本來不及將這三萬多六鎮兵整編吸收,隻能派遣軍官去指揮他們。
可真到了這生死關頭,爾朱天光派出去的那些軍官去根本指揮不動他們麾下的六鎮兵。
明明隻要他們加入戰場,爾朱兆就必敗無疑,可這幫人就是不動。
“爾等如此,難道不是辜負了大都督之恩麼?”
沒有辦法,爾朱天光派來的軍官麵對著一眾六鎮兵,隻能勸導。
“不是我們辜負大都督,而是爾朱兆派人來說了,這是爾朱氏的家事,我們如果管的話,他要殺我們全家!我們想想,這其實也對,我們是外人!”
“爾朱兆若是贏了,你們就有好果子吃麼,彆忘了他之前是怎麼對你們的?”
“你可彆嚇唬我們啊!”
爾朱天光派出來的軍官們也沒有辦法,不管如何勸說,六鎮兵就是不動。
對於這些六鎮兵而言,落袋為安才是最為重要的,至於爾朱天光答應的戰後要給於他們身份地位之類的話,這幫六鎮兵根本不信。
無他,要能給的話爾朱榮當初就給了,還用等到現在?
這幫六鎮兵誰不是人精,不會輕易相信爾朱氏的人的允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