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郡吏眼睛一亮。
為什麼會有新農體係?就是因為蔡立是東萊太守。他在東萊郡有權,這權還是朝廷給的。
要廢除新農體係,唯一的辦法就是不讓蔡立繼續做太守。
一些郡吏開始輕聲交流。
很快,有郡吏聲稱自己要回去研究《農莊管治之要》,然後便告辭而去。
有人帶頭離開,更多的郡吏也開始告辭。
不出一刻鐘,議事堂中,除上首五大員之外,再無其他人。
看到人走光了,郡丞皺著眉說道:“使君,我們好像把所有世家都得罪了。”
“唉,我家家主已經找過我,說是如果郡府不取消新農體係,所有世家大族都不會罷休。”督郵也憂心忡忡。
蔡立不動聲色地看向謝方和田奇。
謝方苦笑道:“我家也找過我,說的和督郵大人所說一樣。”
田奇卻冷著臉說道:“我家是寒門,和使君家一樣,本來田地就不多,也都是自家人在耕種。”
蔡立陰著臉,半晌後才開口說道:“你們可有對策?”
四人沉默著,似乎都在苦思冥想。
良久,田奇開口說道:“無解。世家大族的利益,與佃戶、農戶的利益完全不一致。要讓士紳們滿意,普通農戶和佃戶就不可能吃飽;要讓農戶、佃戶吃飽,世家大族就要讓出很大的利益。”
“要不……”督郵似乎有些猶豫。
“黃巾之亂,給了吃不飽的農戶一個啟示:既然都要餓死了,還不如造反。要想穩定一方,就得改善農戶的生存條件。”謝方沒有等督郵說完,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謝方的話很明顯,要麼世家大族讓出利益,要麼承受農戶造反的後果。
“孔之(督郵的字),你剛剛想說什麼?”郡丞希望督郵把話說出來。
其他四人都看向督郵。
督郵臉色有點苦,無奈般地說道:“我倒是有一策。隻要限製住農莊的人數和戶數,或許可以兩全其美。無非是給無法進入農莊的佃戶們減些賦稅罷了。”
他這麼一說,大家也明白了。
此策有些陰險。
這是要分化農戶。
進入農莊的農戶,已經能夠活下去了,而且活得很好,自然不會造反。
無法進入農莊的,自然隻能繼續去給世家大族做佃戶。他們就是想造反,也因為勢單力薄而無能為力。
郡府給佃戶們減免一些賦稅,可世家大族的利益卻一點沒有減少。
最重要的是,無法進入農莊的佃戶,都是東萊本地人,可護民軍都是外來人。如此,還把本地人和外來人對立了起來,也不會激怒護民軍。
蔡立暗自冷笑。
他已經知道其他四人的立場了。
田奇明顯是站在新農體係一邊;
謝方雖然是世家出身,卻讚同新農體係。估計他已經說服了自己的家族,至少不參與此事;
郡丞和自己一樣,在東萊沒有根基,所以他誰都不想得罪,是個騎牆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