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立聽著兩人滔滔不絕,乾咳幾聲,強行插入。
“成兒,當前最為重要的是如何向朝廷上表。”蔡立臉上出現幾分糾結。
如何上表,他已經考慮快一個月了,但好像怎麼寫都不對勁。
如實上表,必然會引起陛下的疑心:為什麼青州會招致如此多的士族豪紳忌恨,甚至不惜背負造反之名,與青州刀兵相見?
要知道,在兼並土地上,皇室也是既得利益者。
按新農體係的趨勢發展下去,恐怕連皇室莊園的田地都沒人耕種了。更何況,當前大漢朝還有十數個王爺呢。
萬一陛下反應過來,新農體係不僅動搖了士族豪紳的根基,同樣動搖了皇族根基時,恐怕很快就能收到朝廷“停止農莊政策”的聖旨。
可如果不如實上表的話,該如何編這個故事呢?
僅僅一個多月,蔡立頭上似乎就多出了幾根白發。
“父親,當然是如實上表。難道至今青州都沒有上表?”蔡成滿臉不可思議。
“如實上表?你小子說得倒輕鬆。一旦陛下發現,按新農體係,不僅士族豪紳利益受損,連皇族的利益都受損時,你說陛下會不會馬上下旨,勒令停止新農體係?”
“我們什麼時候傷害士族豪紳的利益了?我們更沒有傷害皇族的利益。這可是有康王和濟南王上疏為證的。
“青州剿滅那麼多黃巾餘黨,而且發現琅琊相蕭建、徐州刺史陶謙、徐州都騎尉臧霸、徐州都尉孫觀、兗州鮑信和於禁,都與黃巾相勾結,而且人證、物證齊備,皇帝陛下恐怕隻會獎賞吧?這與‘農莊之策’一點聯係都沒有吧?”蔡成不解地問道。
蔡立有點發懵。
這怎麼就成了剿滅黃巾餘黨了?
誰知道,蔡成還在繼續忽悠。“自蔡立使君就任州牧,為了青州靖平,曆時將近兩個月,不僅把青州黃巾一掃而空,同時順便出泰山郡、琅琊國,清剿了這兩個郡國的十餘萬黃巾餘黨,戰績煌煌,功顯天下。
“僅僅兩月,青州增添人口近百萬,預計年內開墾荒地百萬畝,明年秋收後,至少可以給朝廷多繳納兩成賦稅。待新開墾之田經三五年後變為中田或良田時,青州至少可向朝廷多繳納五成左右的賦稅。
“同時,兗州鮑信、於禁幡然悔悟,直接率軍向我青州軍投降,並同時上表請罪,並證明兗州刺史劉岱未與黃巾勾結。
“而琅琊相蕭建,在被生擒活捉後,仍然死不悔改,故連同上表一起,不,應該是上疏,連同上疏一起,把蕭建押送京都,同時還包括陶謙、臧霸、孫觀與黃巾串通一氣的證據,一並呈與陛下,請皇帝陛下一並處置。
“為了青州實施‘農莊之策’不受乾擾,為了保證秋收後,能多向朝廷繳納一成賦稅,特向陛下請求,把泰山郡和琅琊國暫時劃歸青州管轄,作為青州防止黃巾餘黨侵蝕的屏障。待五年後‘農莊之策’大見成效之時,再將兩郡國歸還兗徐兩州。
“上疏同時,青州為表對朝廷的忠心,每年會向皇帝陛下進貢萬張‘左伯紙’,以供皇室之人練習書藝。”
蔡成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而蔡立與何山則是聽得毛骨悚然。
剿滅十餘萬黃巾餘黨?
那是黃巾餘黨嗎?那是兗徐兩州的官兵和世家私兵呀。
把陶謙、臧霸、孫觀勾結黃巾的證據呈與陛下?哪兒來的證據?
押送蕭建去京都?你就不擔心蕭家在朝廷的重臣,直接把蕭建給放了?蕭建可是破壞了八千餘畝田地的罪魁禍首,如果讓蕭建跑了,恐怕整個北海國的農戶都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