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了不讓羊毛成災,每年都要焚燒無以計量的羊毛。
所以,如果有人能把羊毛收走,他們不僅不會收錢,而且還會倒貼。
如果哪個部落不倒貼,商隊就不收他們的羊毛。
蔡成對商隊提出的要求就是,倒貼不要五銖錢,要麼是鐵礦石,要麼是牛羊馬等牲畜。
其中,馬還必須是頭等戰馬。
要牲畜,是因為蔡成要在青州建立養殖場。
青州當前的耕牛還欠缺很多;青州當前的肉食,還隻是以海魚為主;青州當前的馭馬都不足,戰馬更是奇缺……
當然,蔡成也給了草原上各種族各部落很大的好處,比如說糧食,比如說雪花鹽,比如說寬幅布……
以後還有用新型布料製成的各種營帳,可以取代當前氈房的那種,以及在草原上可以容納牛羊馬等牲畜的大型、易裝卸的牲畜保暖房。
保暖房以煤供暖,可以保證哪怕遇到大風雪,牛羊馬都不會凍死。
總之,蔡成通過煤、火炕房、毛衣、適用於草原的大型營帳、專門為牲畜製作的保暖房等,全力在為寒冬做準備。
為什麼會這樣?
蔡成可是知道,東漢末年,就是中國曆史上第二次小冰河期的開始,而且將一直延續到西晉末年。
小冰河期到來時,氣溫下降,畝產銳減;降水減少,連年大旱;牧草不生,牲畜凍亡。
第一次小冰河期,從殷商末年到西周初年年,摧毀了商朝,成就了周朝;
第二次小冰河期,征兆出現於西漢末年,真正到來的時間是東漢末年,一直延續到西晉末年,摧毀了漢朝和西晉兩朝;
第三次小冰河期,從唐末到宋初,摧毀了唐朝,成就了宋朝;
第四次小冰河期,是明末清初的數十年,摧毀了明朝,成就了清朝。
這些朝代的更替,雖然不能說完全是小冰河期的責任,但小冰河期確實起到了主導作用。
小冰河期到來,中原則是連年大旱,餓殍遍野,饑民四起,戰亂頻頻;草原上則是牧草不生,牲畜衰亡,人口銳減,南下求生。
草原民族南下,自然要與華夏民族衝突不斷,而且是生死之戰。
五胡亂華,就是草原民族侵擾中原最嚴重的一次,差點讓中華民族絕種斷根。
所以,蔡成要趁現在小冰河期初現端倪,就采取一切防範措施,如興修水利,如屯積糧草,如采煤取暖,如火炕房,如毛衣……
他不僅在為中原做準備,同時還在為草原做準備。
等到草原上活不下去,開始侵擾中原的時候,就是他實施“民族大融合”的時機。
民族大融合在東北亞實施成功後,就可以隨著護民軍的步伐,逐步延伸到西域、西亞、南亞地區,然後通過中東為跳板,進而向歐洲推廣。
有了“民族大融合”的方略,有了無敵艦隊,大航海時代自然就開啟了。
蔡成的目光,從來都不是一個大漢朝。
他要征服的是全球。
地球上有一個中國,地球上隻有一個中國。
隻有統一的政權,才會有“全球環保計劃”的實施可能,也才能完成“改變曆史”的重任。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