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何的提議很好。如果朝廷不下旨意讓青州出兵,又不派平叛的官軍,我們隻能化裝出兵了。否則,我們對不起‘護民’二字。
“綜合大家所說,我也有了主意。給你們十天時間,籌措各種作戰物資,做好戰前準備。十天後,護民軍開赴平原國,做好出擊的準備。
“後勤軍群馬上出動,前往平原國安排好護民軍的營地。
“現在已是夏季正中,大軍行進時,要安排好,萬不可破壞莊稼,也不可出現將士因天熱中暑所情況。
“我們在平原國靜觀其變。公孫瓚勝,我們自然回歸軍營;公孫瓚敗,我們就出動。
“目思,這段時間你斥候總隊就辛苦一些,要派出大量斥候,一定要快速掌握公孫瓚那邊的戰況。”
所有人一下子都振奮起來。
哪怕是關羽,雖然擔憂沒有朝廷旨意,私自出兵有忤逆之嫌,可他畢竟也是一員戰將,同樣聞戰心喜。
果然,成公子沒有讓大家失望。
要知道,在座的很多高級將領,可都是黃巾、黑山軍出身。在經曆這麼多“護民”教育後,他們現在是真把百姓放在心裡了。
沒人問蔡成是如何得到消息的。
軍事課上講了,該告訴你的,都會告訴你。不該你知道的,你也彆打聽。
三年時間,蔡成已經把護民軍打造成一支有信仰、有紀律、有戰力的鐵軍,隻差戰火的洗禮了。
其實,這些將領沒有一個傻的。
早在三年前,成公子要求護民軍隻招十四歲到十七歲之人,大家就察覺出異樣味道了。
招收少年兵,一則不占用青州的青壯勞力,二則至少要三年後才能成軍。
三年後,所有少年全部變成青年,那將是什麼樣的戰力?
三年前,就有人私下裡打賭,說三到五年內,成公子必定起兵。
“公孫瓚必敗。”
角落中,傳出一個很輕的聲音。
誰呀?
當然是負責記錄的管篤。
大家發現平時打死不說話的管篤開口,都起了逗弄他的心思。
“小篤子,你憑什麼說公孫瓚必敗?”張飛首先發難。
“不準叫他‘小篤子’。他已經成人,你們應該稱他為‘效起’。”
效起是管篤的字,同樣是他自己取的,意為效仿吳地、白起二人。
站出來為管篤撐腰的,自然是申金。
現在,管篤可是他特戰隊的參謀長。
當年的童子軍,早在三年前就擴編到了五千人,一邊作為總司令部的護衛親兵,一邊在主公的帶領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訓練。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