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幽、並兩州,人口稀少,世家大族也不多,反倒是容易得多。
由於熹平六年(公元177年),東漢與鮮卑作戰大敗,朔方、五原、雲中、上郡和部分西河,都已經被鮮卑占領,目前人口都集中在太原、雁門和上黨三郡,也就五十萬出頭。
而幽州地處天寒地凍的東北,人口更是稀少,還不到五十萬呢。
就把整個烏桓和南匈奴的人口都算上,總共也就一百二十萬人口。
如此大的地域,隻有這麼一點人口,肯定不行。打下的地盤,根本就守不住。
這就是大漢前後四百年,寧願穿過隴西走廊向西域發展,也不向東北發展的原因。
也是蔡成目前隻想融合烏桓和南匈奴,而不繼續向東、北兩個方向,甚至包括羌胡占據的西部進攻的原因。
護民軍打敗鮮卑和羌胡,肯定沒有問題。
可取勝之後,如果要護民軍戍邊,補給卻要從遙遠的中原運來,成本太高;如果讓當地人戍守,不僅沒有足夠的人口,補給仍然要由中原內地運來。
根本就得不償失了。
關鍵是現在的大漢富庶程度遠遠不夠。
哪怕是青州的富庶程度,都遠遠還沒有達到蔡成的期望,所以蔡成隻能放慢腳步。
當然,打還是要打的。
蔡成“先攘外,再安內”戰略的核心思想是:
融合南匈奴和烏桓,甚至包括占據河南地(河套地區)的羌胡,然後發動一次幾次比較大的戰役,把西邊的羌胡和北邊的鮮卑打殘、打怕,然後就埋頭發展二三十年。
當然,西域長史府還是要保留的。
西域不僅是塊寶地,還是繼續向北、向西發展的橋頭堡。
蔡成剛剛進常山國,就接到兩路戰報。
第一路:
關羽不遵軍令,攛掇張飛率領虎狼騎,私下突襲難樓王帳,結果中了難樓的埋伏。
儘管管亥發現後,馬上率領飛羽騎前往支援,最後全殲難樓三萬餘精騎,難樓也因此被生擒。但虎狼騎還是損失了近萬人,其中,傷六千餘,戰死三千餘。
當前,上穀烏桓隻餘下老弱婦孺,如果沒有護民軍的支持,他們是活不下去的。
所以管亥請示該如何處理。
同時,按蔡成軍令,管亥已經率騎兵軍團前往漁陽,在上穀隻留下飛羽騎一個師和半個飼養大隊。
張飛已經被管亥停了軍職,暫時和關羽一起,關押在上穀軍營中。
第二路:
由於於禁求穩,沒有采取管篤的“兩個山地師不走正路,翻山繞到管子城後麵,堵住張純、蹋頓、烏延兵馬後路”之策,隻是正麵推進。
雖然以奇襲,攻破了張純設置的山穀口封鎖,但也驚醒了叛軍。
結果,張純直接避戰,率領五萬餘兵馬,全部撤往丘力居王帳。
於禁雖然拚力追殺,可隻能追上張純的步兵,卻無法追上烏桓騎兵。
烏延、蹋頓兩人率領烏桓騎兵,想殺個回馬槍。好在於禁用兵謹慎,早有防備,在陷陣師中,擺放了重甲師,反倒打蹋頓和烏延個措手不及,反殲兩萬烏桓精騎。
現在,烏桓精騎已經退回丘力居王帳,於禁沒有輕舉妄動,而是轉頭揮兵右北平,打算一舉搗毀烏延的王帳所在,徹底消除右北平烏桓的威脅。
此外,於禁已派傳令兵通報管亥,讓騎兵軍團隻去漁陽抓捕張舉家族,就不用去右北平了。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