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晉升厲誌為治安軍大將軍,統轄青、冀、並、幽四州所有治安軍,並加快冀、並、幽治安軍的建設。
“同時,必須注意來自兗、徐兩個方向對青州的進攻。
“冀、幽、並三州的治安軍,由各州農分署節製,配合各農分署保安州內治安,搞好農耕。戰時由於禁節製。
“令:於禁為鎮北軍團軍團長,禇燕副之,坐鎮右北平郡徐無,節製幽州護民軍和全部治安軍,抵禦來自北方的的進犯,確保幽州不受侵擾。
“於禁率重甲師駐守徐無。
“鎮北軍團其他各師,由於禁調配,一字排開,嚴防北方草原各族的侵蝕與劫掠。
“令:管承的渤海艦隊,加緊遝氏巷口的建設。在加強海軍訓練的同時,保證遼東、冀州與青州的海上通路。
“令:所有幽州兵馬,包括治安軍在內,皆由何山節製。何山需製訂好防止青州以西、以南敵軍從兗徐兩州進犯的計劃。
“令:何山以青、冀二州的治安軍為班底,做好建立征東軍團的準備,編製五萬人,駐守衛青州與兗徐交界處。高順為軍團長,高覽副之,受何山節製。
“令:騎兵軍團虎狼騎與飛羽騎合並為六個飛虎師,每師中虎狼騎、飛羽騎各半。
“令:張牛角率領一個飛虎師去雁門郡平城,等候烏桓軍團的到來,負責訓練烏桓軍團,同時作為鎮北軍團的預備隊,兼顧代郡防禦;
“令:張遼率領一個飛虎師進駐定襄郡善無,隨時準備迎擊鮮卑的南侵;
“令:樊北率領一個飛虎師進駐偏頭關,同時負責西口渡防禦,以及防止南匈奴,甚至是北匈奴劫掠並州;
“令:太史慈率領一個飛虎師進駐雁門關,坐鎮中樞,隨時支援四方。
“以上合為征北軍團,太史慈為軍團長,張遼副之。
“如有鮮卑、匈奴來犯,放其進入,然後聚而全殲。
“令:管亥為征西軍團軍團長,率領兩個飛虎師和重騎兵師,由西口渡過大河,收複河套。
“收複河套的線路,由河套東南角開始,先南後北,穩步推進。
“河套再無羌胡兵馬後,征西軍團駐紮於河套平原中部,等農署派來官吏,再協助官吏建設我護民軍養馬基地和農耕基地。
“注意:對於羌民,不可大肆屠殺羌民,要以收服為主。他們是河套地區養馬基地和農耕基地的主要勞動力。
“令:騎兵軍團的飼養大隊分配至各師。
“令:烏桓軍團於雁門關集結,由太史慈負責訓練,限半年成軍。
“令:剩餘兩個步兵山地師與器械軍團合並,改稱為征南軍團,以劉奇為軍團長,鮑信、張合副之。其中鮑信負責原器械軍團,張合則統率兩個山地師。
“征南軍團須悄然進駐上黨郡高都縣,並封鎖一切向南通道,不讓司棣方向得知護民軍已進駐高都的消息。
“令:斥候總隊派出五百斥候,嚴密監視洛陽至長安一線。另在並州與司棣交界一線,再布置五百斥候接應,保證每日一報。
“令:洛陽城中的野草組織,儘量收集朝堂信息,三日一報。
“令:後勤軍團全麵動員。
“工程大隊進駐宣武縣,進入宣武縣西口渡,準備渡船;進而隨征西軍團進至泥水河,於泥水河上搭建浮橋。須全力保證征西軍團在河套地區進退之道路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