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到來的,自然是管亥、太史慈率領的騎兵騎兵將領。
他們進入並州後,已經轉向前往大城,現在卻被蔡成叫來這裡,開露天的軍事會議。
便攜桌凳不夠,很多將領乾脆就搬來一些大石頭,隨意地坐在上麵。
不過,當所有將領都看完劉宏駕崩的消息後,大家的麵色陰晴不定。
“大帥,皇權更替,天下必不安穩。不知大帥有何應對之策?”
最先開口的是張楊。
蔡成欣慰地看了張楊一眼。
能想到皇權更替,天下必有亂,很是不錯。
“大家說說,朝堂會有哪些變化?天下會有何亂?我們當如何應對?”
蔡成沒有回答張楊,而是把問題拋給大家。
在座的,多是戰將,幾乎沒有謀士。蔡成這麼問,直接把大家給問住了。
最終,還是太史慈說道:“如果新君順利登基,天下未必會亂。之後有些波折是免不了的。”
“不,我倒是覺得,天下必亂。”鮑信接口說道。
“哦?允誠有何高見?”太史慈虛心請教。
自從太史慈發現凡是主公找來的將領,個個都有一把刷子之後,就變得很虛心了。
“天下成事,皆看勢。勢走何向,決定後續的發展。當前天下之勢為何?”鮑信的語氣有些沉重。
他並沒有等大家回答,而是自顧自地說了下去。
“朝廷疲弱已非一日。傷寒大疫至今,朝廷對各地災難無力賑濟,才導致黃巾之亂。
“黃巾之後,已是天下大亂。各地舉事,此起彼伏。先是交州駐軍嘩變,再是涼州羌亂,又有張舉張純妄想替漢,各州的黃巾餘黨至今未除,朝廷兵馬從西北到東北,疲於奔命……
“上述種種,都說明當今朝廷,已經無法掌控天下之勢。”
鮑信說的這些,大家都知道。隻不過,聽他這麼一說,發現大漢朝廷對天下已經失去掌控之力了。
鮑信繼續說道:“天下洶洶之時,朝堂之上卻是明爭暗鬥,不亦樂乎。”
朝堂之上的消息,在座的,大概除蔡成之外,就隻有鮑信能窺之一二了。
鮑信本是大將軍何進的屬下,自然對朝堂之局勢,略知一二。
大家全神貫注聽鮑信繼續分析。
“朝堂之三,三黨之爭日甚。重臣代表的是士族利益,陛下無奈,隻好依靠外戚內侍。
“誰知道外戚未能成勢,內侍反倒掌控大局。十常侍近年來,更是無所忌憚。
“反觀士族集團,卻一直忍氣吞聲,不參與內侍與外戚的爭鬥,看起來仿佛是一股清流。
“然而,兗徐犯青州後,我徹夜反思,才發現朝堂之上那些士族代表,也就是那些重臣,是在韜光養晦。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