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都沒反應過來,蔡琰有些得意。她悄悄地瞥了蔡成一眼,發現蔡成對她是鼓勵的眼神,內心一陣溫暖。
蔡琰內心中開心極了。
原來公子不擔心牝雞司晨!
那以後自己就可以用自己的才華,幫公子做更多的事了。
蔡琰繼續分析道:
“當然是皇權了。朝堂上有四種權勢,皇權也居其一。
“如果皇帝聰穎,總會有成為明君的一天,那士族集團的權勢,就會被無限削弱。
“大家想想,為何青、冀、幽、並能推行新農體係?還不是因為先帝支持。
“如果沒有先帝的護持,根本不會有新農體係當前的大好局勢,整個大漢朝的世家大族,早就聯合了起來,把青州吞得渣都不剩了。
“先帝知道新農體係對大漢朝有極大的益處,而青州已經做出了榜樣,所以先帝必然是趁著調青州兵平叛的時機,利用青州軍的震懾之勢,順勢在冀、幽、並三州也開始推行新農體係。”
蔡琰小嘴一撇,模樣彆提有多可愛了。
眾將驚異。
誰都知道蔡琰是蔡成未過門的妻子,平時也對蔡琰恭敬有加。可他們誰都想不到,這個十多歲的小丫頭,竟然分析的頭頭是道。
此時的蔡琰在眾將的眼中,是那麼光彩奪目。
“敢問昭姬小姐,那兩位皇子誰比較聰穎?”張楊問道。
“當然是陳留王劉協啦。他剛一出生,雖然其母被何皇後鴆殺,可其卻得到了先帝的喜愛,覺得和自己非常相像。
“之後陳留王一直由董太後撫養長大,由董太後一手調教,溫文爾雅,知書達禮,深得先帝歡心,董太後也多次勸先帝立其為太子。
“如果陳留王不是庶出,早就被立為太子了。
“現在朝堂之上之所以起爭端,無非是因為皇長子和皇嫡子都被劉辯占全,才能與劉協分庭抗禮。
“劉辯身後不僅有大將軍,還有何皇後,屆時就成為何太後了。
“而劉協身後什麼勢力都沒有。
“即使十常侍支持劉協,也顯得勢單力薄。
“可以肯定,朝堂上的士族集團,一定會站在大將軍何進一方,力保劉辯繼位。
“而且以嫡長子的身份,他繼位也是名正言順。所以,最有可能是劉辯繼位登基。
“若是劉辯登基後,由於士族集團有擁立之功,他就沒辦法對打壓士族集團,否則沒辦法保持朝堂之上的平衡。”
一番分析有理有據。
“可那些朝堂重臣隻顧世家大族的利益,就不管大漢的延續?”張楊很不理解。
蔡琰小嘴一撇。“朝堂之上,真正關心大漢延續的朝臣,十中無一。否則為何會爆發黃巾之亂?為何黃巾之亂後,世家大族損失甚微?”
“你如何得知廟堂之人,都不關心大漢延續?”太史慈也不願意了畢竟太史慈是士族出身。
都知道廟堂之上,多出自士族。如果這些士族的代表都不關係大漢延續,那大漢豈不是走到了儘頭?
這是在借廟堂之人,在汙蔑所有士族。
“嘻嘻——”蔡琰掩嘴偷笑。
“君不聞‘流水的朝廷,鐵打的世家’?